喜树碱的生物合成途径与生物技术研究进展.pdfVIP

喜树碱的生物合成途径与生物技术研究进展.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草药   第37 卷第4 期2006 年4 月 Ch 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 rugs 6·23 · 喜树碱的生物合成途径及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李连强, 潘夕春, 谈 锋 (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 400715) 摘 要: 喜树碱是从我国特有植物喜树中发现的一种具有抗癌活性的萜类吲哚生物碱, 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主要 介绍喜树碱的合成器官、生物合成途径上已知的酶和基因, 以及利用喜树愈伤组织和毛状根培养生产喜树碱的最 新进展。 关键词: 喜树碱; 合成途径; 合成器官; 愈伤组织; 毛状根 中图分类号: R 282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253 2670 (2006) 04 0623 04 Advances in stud ies on biosyn thetic pa thway and biotechnology of cam ptothec in , , L I L ian qiang PAN X i chun TAN Feng ( , , Key L abo rato ry of Eco environm ents in T h ree Go rges R eservo ir R egion M inistry of Education Schoo l of L ife Science, Southw est Ch ina U 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 ina) Key words: cam p to thecin; b io syn thetic pathw ay; syn thetic o rgan; callu s; hairy roo t   喜树碱 (camp to thecin) 是 1966 年W all 等在我国特有植 倍、树皮中的 2. 5 倍, 这表明植物组织越幼嫩, 喜树碱量越 物喜树 木质部中分离到的 [5 ] [6 ] Cam p totheca acum inata D ecaisne 高 。Yam azak i 等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证实在幼叶 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萜类吲哚生物碱。后来又陆续在夹竹 中, 色胺不能结合形成喜树碱或者其前体化合物——直夹竹 桃科的海木狗牙花 ( ) , ( ) E rvatam ia hey neana W all T Cooke 桃啶 或异胡豆苷 。该结果表明尽管喜树碱在幼叶中量较 茶茱萸科的臭味假柴龙树 ( ) 高, 但幼叶并不是喜树碱合成的部位。该研究小组在研究喜 N othap ody tes f oetid a W igh t Sleum er, 以及茜草科的短小蛇根草Op h iorrh iz a p um ila 树碱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直夹竹桃啶合成酶

文档评论(0)

youyang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