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血管生成及其调节与子宫内膜癌.pdf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Q2年第 29卷第 1期 · 35 ·
血管生成及其调节与子宫内膜癌
北京积水潭医院妇产科(100035) 张 岩综述 杨秀琴 审校
摘 要 肿瘤的生长与转移依赖于血管生成 血管生成的开关受血管生成因子和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双重调
节。使这些调节因子变化的因紊包括基因改变、缺氧、炎症反应、性激紊和止血系统改变等。血管生成对子宫内膜
癌的发生、进展及预后起重要作用,其开关的调节与多种血管生成调节因子有关,并且肿瘤相关巨噬细胞、p53基因
及雌、孕激紊和三苯氧胺参与了子宫内膜癌中血管生成的调控。抗血管生成治疗可能成为预防和治疗子宫内膜癌
的新途径。
关键词 血管生成 调节 血管生成因子 血管生成抑制因子 子宫内膜癌
血管的形成在胚胎期通过两条途径:血管发生 目前认为,血管生成分四个步骤:①血管内皮细
(vasculogenesis)指血管内皮细胞由原始造血细胞发 胞增殖 ;②血管基底膜破坏;③血管内皮细胞游走;
育而来;血管生成 (angio~ncsls)指从已存在的血管 ④构成血管样结构。任一环节发生变化,均可改变
芽生出新的毛细血管。出生后,新血管的产生只能 血管生成的开关。大量实验已证实,体内的许多肽
通过血管生成来实现。对健康人,血管生成仅见于 类因子可影响血管生成的开关,使其激活开放或抑
女性的规律性生殖周期(排卵、月经、着床、妊娠),其 制而关闭,这些因子称为血管生成调节因子,并可分
余的血管则处于静息状态。病理条件下,血管生成 为血管生成因子和血管生成抑制因子两类。
见于炎症、损伤修复、血管生成性疾病(糖尿病性视 血管生成因子包括bFGF和 aFGF、VEGF、TGFa
网膜病变、风湿性关节炎、牛皮癣、血管瘤、功血、不 和1cF口、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CSF)、血小板衍生
孕症等)及肿瘤。 生长因子 (PDGF)、血小板衍生 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与肿瘤概述 (PDlEcGF)、TNF0t、胎盘生长因子(PlGF)、肝细胞生长
1971年Folkman提出,实体肿瘤的生长与转移 因子 (HGF)、胰岛素样生 长因子.I和.Ⅱ(IGF-I和
扩散依赖于血管生成。30年的研究证实,肿瘤 (包 IGF-II)、EGF、IL-1、Ⅱ,4、lL-6、lL-8、瘦素、胰岛素、增
括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即 “液体”肿瘤患者的骨髓)的 殖素 (prolifcrin)、血管生长素 (aTl异io m.)、血管生成
生长和转移需要新血管的持续生长…。血管生成对 素(angiopoietin-1,APo1)、血管调理素(angiotropin)、内
肿瘤的作用为:增加血液灌注,促进肿瘤生长和抑制 皮素.1和.3(ET.1和 研 3)、肾上腺髓质素(ad Ⅱmd
肿瘤细胞凋亡,并使肿瘤浸润和转移 HarRthotn等 l1l1m.,ADM)、屎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基质金
提出,在肿瘤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四个阶段: 属蛋 白酶(Ml.1、MMP-2、Ml.9)、松弛素(Ilekin)、
① “正常”阶段:虽有癌基因表达,但组织形态正常,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0 .1)、整合素(integrin郴 、
增殖指数低;②过度增生阶段:由具有原位癌组织特
integnn )、选择素 (E.seloctin)、钙粘素(VE-ca~r—
性的细胞构成,处于血管生成前状态 ,与细胞异常增 in)、PEF_.,AM-1/CD31、凝血酶(thlxRl2~n)、血小板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血清总胆汁酸,胆碱酯酶及前白蛋白检测在各种肝病诊断中的应用.pdf
- 血清总胆汁酸的测定在妊娠肝内胆汁瘀积症中的诊断意义.pdf
- 血清羟丁酸测定方法的建立及其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的意义.pdf
- 血清肌红蛋白比浊法测定试剂的评价及其初步临床应用.pdf
- 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变化与帕金森病的关系.pdf
- 血清胱抑素C评估肾移植患者肾小球滤过率的价值[J].pdf
- 血清脂联素脑利尿钠肽同型半胱氨酸与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关系及强化治疗后的变化.pdf
- 血清苗勒氏抑制物质值的测定与小儿泌尿生殖器畸形的关系.pdf
- 血清药物化学应用于中药复方的研究现状.pdf
- 血清蛋白电泳联合免疫球蛋白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_曹淑艳.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