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历代货币新收获学术论文汇编
钱的⑧。那么临清铸钱局铸造铜钱的燃料来自哪里呢?铸造铜钱的原料主要是煤炭,山东省当时有多处煤
矿,但由于航道运输的原因,其来源主要是临清上游沿漳河即现在的河南焦作、河北武安等地为多,“从
卫河东下者,豫省为多”。至于临清铸钱所需原料铜,由于资料的欠缺,尚难以确定其来源。那么临清铸
钱局为什么没有在明朝国力兴盛的时期设立,而在离明朝灭亡仅差五年的时候设立呢?这似乎成了一个迷
团。但如果仔细探讨研究就不难发现,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是紧密相连的。
崇祯是明代最后一个皇帝,当时明王朝已维持其统治二百余年,各种矛盾逐渐积累,统治集团日趋腐
朽,崇祯皇帝虽有锐志,却遇事多疑而且躁急苛细,在位十七年竞换了五十多个宰相,以致处于“朝尤久
任之士,官有传舍之情。主无信倚之诚,臣有脂韦之习”的境地。明朝对内是李白成、张献忠的两支起义
大军,对外则是皇太极于崇祯九年(1636年)建立的大清。这几支政治力量对明朝的经济、社会生产等造成
了严重影响以至出现了财政危机。形势危急的明朝急需官兵出力以抵抗清军,在北京的大后方于崇祯12
年(1639年)在临清设立了铸钱局,可以说鼓冶铸钱,“支付兵俸”即发放军饷是其设立的主因。
鼓铸局于崇祯十二年(1639年)设立,崇祯十四年(顺治元年)清军通过松山之战歼灭了明朝“边兵”
的主力而攻占了锦州,大大加深了北京的危机。崇祯十七年四月李白成的农民军攻陷北京,清军于同年六
月打败李白成后进入北京,顺治帝于十一月迁都北京。
入主中原的清王朝,在短短十七八年的时间里,先后镇压了李自成、张献忠农民起义军余部,消灭
了“弘光”南明小朝廷。基本上在全国范围稳定了清朝的统治。由于社会久经战乱,经济秩序尚待恢复,
清政府为了缓和各种阶级矛盾,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生产发展、社会稳定的措施,河北遵化清东陵康熙为
顺治帝撰“神功圣德碑”上就记有“已临清烧砖之役,减朝鲜进贡之数”⑨的记载。顺治时期,在财政、
税赋制度方面多沿用明朝旧制。由于清统治中心在北方,铜矿缺乏,在制度上也允许行用前代旧钱,同时
也铸造外观上与明代较为接近的制钱,比较明显的差异是钱背增加了纪局的满文。顺治朝临清铸钱局一直
铸币,为当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临清铸币局的铸币种类
63
民国二十四年《临清县志》记载:“崇祯十二年(1 9年)临清鼓铸局在东水f-JJ,I,,有炉三十余
座,明属工部,清属仓部(即户部),每年领钱八万两买铜铸钱,支应各属饷,停铸年月未详。”对铸钱
局的情况文献记载比较简单,但从出土及流传下来的铸钱看,临清铸钱局明朝所铸为“崇祯通宝”光背小
平钱(为避朱元璋之讳,整个明代都没有带“元宝”两字的钱),无铸局字样,全国流通支应兵饷。崇祯
十七年(1644年),满清入主中原,定都北京,爱新觉罗.福临改元“顺治”,在仍沿用明代钱币的同时,
开始大量熔铸清钱,京师之户部“宝泉局”、工部“宝源局”铸“顺治通宝”母钱、样钱,颁行各省开炉
铸冶。
顺治元年(1644年)准许河南、陕西、临清、宣府、蓟州、延绥等局开炉铸钱,凡十一品,型制依明
季旧钱,面文“顺治通宝”,背穿右或穿上或穿左铸各钱局地名一字。背穿上、穿右“临“字二品即临清
铸钱,每钱重一钱二分,每文准银一分(明代每四十文准银一分),官民皆宜,流通行使。
顺治十年(1653年)由户部令各铸钱局钱背添铸“一厘“二字,凡十七品。背文穿右“临”字、穿左
“一厘”二字即临清铸钱。
顺治十七年(1660年)各省炉座更铸新钱,去钱背“一厘”二字,改铸各铸局满汉文各一字。背文穿右
“临”汉字,穿左“临”满字即临清铸钱。
顺治十八年爱新觉罗.玄烨继位,次年改元康熙,康熙元年户部颁发“康熙通宝”样钱,令各省依式铸
造,凡二十二品。背文皆满、汉铸局各一字。背文穿右“临”汉字、左“临”满字即临清铸钱。临清铸钱
局直至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虽时停时铸,但顺治、康熙两朝大体鼓铸无歇。
康熙年间,除铸钱数量最多的户部宝泉局和工部宝源局外,当时共有二十一个地方铸钱局。清代铸钱
局都在地方前冠一“宝”字,有人把甘肃“宝巩局”的“巩”字除外,组成一首五绝“局名诗”,以纪咏
118
中国历代货币新收获学术论文汇编
铸局之兴。其诗为“同福临东江,宣原苏蓟昌,南河宁广浙,台桂陕云漳”⑩,其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