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概述.ppt
第二章 环资法概述 “打捞石料小队”诉县水利局行政不作为案 问题: 1、对在河道内开采的矿石、砂石的审批发证是执行《矿产资源法》还是《水土保持法》? 2、对河道采砂的行政管理,《矿产资源法》、《水法》、 《水土保持法》、《河道管理条例》、《航道管理条例》、《福建省开办乡镇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管理办法》以及水利部、财政部、国家物价局颁布的《河道采砂收费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均作了相应的规定,那么上位法与下位法的关系问题应如何认定? 3、不同部门交叉执法的问题如何解决? 4、在《水土保持法》实施后,县水利局要求工程队补办河道采砂审批手续是否涉及法律溯及力的问题? 返回 思考题 一、如何理解环资法的特征? 二、简述环资法体系。 三、试分析环资法律关系。 返回 返回 一、单选题 1、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定义理解错误的是( )。 A、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目的是维护生态平衡,协调人类同自然的关系 B、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所要调整的即是人们(包括组织)在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中所产生的保护和改善环境、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有关的各种社会关系及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C、国内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法的定义 D、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规范性文件 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特征不包括( )。 A、技术性 B、综合性 C、区域性 D、社会性 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客体一般包括:( )。 A、物 B、精神财富 C、物和行为 D、物、精神财富和行为 C C C 4、各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最高立法依据是( )。 A、宪法 B、民法 C、环境基本法 D、立法法 5 、进行环境管理、处理环境纠纷的直接依据是( )。 A、宪法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定 B、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 C、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律法规 D、环境标准 6 、最早提出“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著作是( )。 A、《增长的极限》 B、《只有一个地球》 C、《我们共同的未来》 D、《寂静的春天》 返回 A C A 3.在国际环境法律关系中,可以成为法律关系主体的是( ) A.公民个人 B.国家 C.国家机关 D.企业 4.在国家的环境管理活动中,是主要的主体是( ) A.公民个人 B.国家 C.国家机关 D.企业 5.在保护珍稀动植物的法律关系中,负有法律保护义务的是( ) A.所有公民 B.法律工作者 C.国家 D.猎人 6.下列可以成为环境资源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 A.马戏团里的驯兽 B.矿藏 C.克隆人 D.自然人? B C A B 二、多项选择题 1、对作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客体的物理解正确的是( )。 A、环资法律关系中作为权利义务对象的物,包括表现为自然物的各种环境要素 B、作为环资法律关系客体的自然物必须是人们可以影响和控制的、具有环境功能的自然物 C、现阶段太阳还不能成为环资法律关系的客体 D、随着人类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环资法的客体范围会逐渐扩大 E、空气、风力、光照等,既可以作为环资法律关系的客体,也可以作为具体财产权内容的法律关系如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 返回 ABCD 返回 2、我国现行环资保护立法,环资保护法的体系包括( )。 A、宪法关于环资保护的规定 B、环资保护基本法 C、环资保护单行法 D、环境标准 E、其他部门法中的环资保护法律规范 3、关于我国环资保护法体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它以宪法关于环资保护规定为基础 B、环资保护基本法在该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 C、环资保护单行法是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D、其他部门法中的环资保护法律规范是该体系的组成部分 E、环境标准也是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ABCDE ACDE 4、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 A、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原则 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C、环境影响评价原则 D、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原则 E、公众参与原则 5、贯彻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要求我们做到( )。 A、把环境保护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