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陶艺社,折射教育情.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小陶艺社,折射教育情.doc

小小陶艺社,折射教育情 宝应县城南小学 陆如松 宝应县城南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毗邻京杭大运河畔,明清时期,官府在学校附近建造“小南门”,更让学校所在地域直接受到大运河的滋养,据传从此这里状元频出,正所谓“上善若水”。 近年以来,以“培养有善心、有善行、有善德的现代中国人”为育人宗旨,以“河畔陶艺社”建设为抓手,城南小学着力打造“至善”文化,在家庭和社会中获得了广泛好评,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河畔”即谓大运河畔,“人之初,性本善”,但若要真正进入“若水之善”,还需要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因此儿童其实还处在“善”之边缘,还处在“小南门”口。陶塑工艺离不开水,正是水,造就了陶塑的艺术特征。从某种角度讲,儿童的教育也正如水对陶泥的塑造一样,顺势而不强制。 基于以上背景,结合学校本就有雕塑专业特长的美术教师,学校领导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成立“河畔陶艺社”,并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分管领导为副组长、以艺术组教师为组员的陶艺社管理机构,拟定了陶艺社章程。 陶艺社成立以来,吸引了大批孩子报名参加,这使学校一班人树立了信心。为了保障陶艺社每周的校内活动和每月的拓展活动,保障美术教师必要的培训,学校划拨专门资金,购买了电窑炉等大型设备,并在绩效考核中对社团建设设立专项奖励。 学校在陶艺社活动方面做足了功夫。 学校将陶艺社活动与孩子们的德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每月黑板报积极向孩子们宣传陶艺知识,介绍陶塑艺术名人,让全校孩子都在思想深处认同陶塑艺术,并真正懂得陶塑艺术的美,并受到道德上的熏陶,从而潜移默化地改变孩子们的行为。学校还不定期地通过红领巾广播台宣传学校“陶艺小达人”,在孩子们心中形成榜样的力量,从而让孩子们产生了积极向上的热情。 学校将陶艺社活动与学校的艺术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刘丽丽老师是陶艺社指导教师之一,自从成立了陶艺社以来,她全身心扑在社团活动中,对陶艺的研究,使她对艺术教学产生了深深的热爱,每次公开课,她都会选择以“陶艺”为教学内容,年轻的她,教学艺术也增进了不少。张传军老师也是一名年轻的美术教师,自从参与了陶艺社活动之后,也很快沉迷了进去,他不断学习,不断欣赏,他自己说自己的美术鉴赏力真的提高了不少,对自己的教学也产生了很大的帮助。 学校将陶艺社活动与家校共育活动结合了起来。孩子喜欢陶艺社,于是不断地向家长们提起,这引起了很多家长的兴趣。不少家长要求参观陶艺社,感受学校的育人氛围。学校于是很巧妙地将陶艺社活动与家校共育活动结合了起来,定期邀请家长前来陶艺社观摩孩子们制作陶塑,欣赏孩子们灵巧的小手。看着孩子们和泥、塑形、拉坯等专业性很强的动作如此连贯流畅,家长们个个赞叹不已,有家长说:“心动不如手动,灵巧的双手才是真正的智慧啊。”陶艺社目前在学校家长中间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学校将陶艺社活动与学校文化建设结合起来。除陶艺社社名与学校“至善”文化紧密联系外,陶艺社还将创作的作品与学校文化紧密相连,所谓“善”就是合目的,也就是有用,所以,陶艺社的作品一般都集中在日常用品上,有“竹篮”,有“茶杯”,有“笔筒”……陶艺社基本上形成了“艺术”与“实用”结合起来的教学倾向。 陶艺社活动,也促进了孩子们各方面素养的提升,参加陶艺社的孩子个个变得文雅了,一个个变得具有“艺术气质”了,动手能力也强了,思维能力也提高了,学业成绩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孩子参加各级各类竞赛都获得了十分优异的成绩。 教育,实际上是心灵的事业,教育需要文化,需要一种能够抵达孩子心灵的载体——比如宝应县城南小学的“湖畔陶艺社”,愿它成为学校的象征符号。

文档评论(0)

wsh12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