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自然界,任何生物群落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总是通过能量和物质的交换与其生存的环境不可分割的联系、互相作用着,共同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样的整体就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地理壳”的基本组成特征,生物圈就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无论何种类型或大小的生态系统,它们都有着彼此共同的特性,即都具有一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同时作为一种与外界环境紧密相连、互相作用的开放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自我维持、自我复原和重建的能力。
湿地生态系统
“湿地”有狭义与广义之区别。狭义的湿地概念,认为湿地是陆域与水域之间的过渡区域,是一种生态交错带,只包括部分水体,有挺水植物的地区,而不包括开阔的浅水水域。1971年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把湿地定义为“不论其为天然的或人工的、长久的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的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因而产生了广义的“湿地”概念,囊括了海岸地带的珊瑚滩和海草床、滩涂、红树林、河口、河流、淡水沼泽、沼泽森林、湖泊、盐沼及盐湖。据统计,全世界共有四地8.558×106Km2占陆地总面积的6.4%(未包括滨海湿地),其中以热带比例最高,占湿地总面积的30.82%,寒带占29.89%,亚热带占25.06%,亚寒带占11.89%。湿地生态系统分布广泛,类别繁多,是地球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之一。
湿地生态系统中的水文要素是最为主要的特征。湿地水文条件成为湿地生态系统区别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深水生态系统的独特属性,包括了输入、输出、水深、水流方式、淹水持续期和淹水频率。水文条件决定了湿地的物理化学性质;水的流入总是给湿地注入营养物质;谁的流出有经常从湿地带走生物和非生物物质。这种水的交流不断的影响和改变着湿地生态系统。
湿地的又一主要特征是湿地土壤,通常称为水成土,即在淹水或水饱和条件下形成的土壤。湿地土壤中的有机物质的有氧呼吸生物降解受到制约时,可通过无氧过程来降解有机碳,如厌氧菌通过发酵作用,将相对分子质量高的的碳水化合物分解成相对分子质量低的可溶性有机化合物,提供给其它微生物利用。在土壤水过饱和的情况下,动植物残体不易分解,土壤有机质含量很高,如泥炭沼泽土中的有机质含量可高达600~900g/Kg。湿地土壤通常有较高的持水能力,如潜育沼泽持水能力为200%~400%,泥炭沼泽持水能力更强,草本泥炭在400%~800%,藓类泥炭一般都超过1000%。
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
调节气候和水文
湿地地表积水,底部有良好的持水性,是一个巨大的储水库,湿地通过强烈的蒸发和蒸腾作用,把大量的水分送回大气,调节为降水,使局部气候和湿度等气候条件得到改善。湿地植被利用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转变为植物形式的有机碳,死亡的植物体发生降解后,谈以二氧化塘气体的形式再回到大气中,但是湿地中含有大量未被分解的有机物质,起着碳汇而不是碳源的作用,从而削减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为减缓全球气候变暖起到了重要作用。
湿地位于地形平坦的低洼地区,能够在短期内蓄积大量洪水;湿地中的植物、有机残体、泥炭等,即可以吸收大量水分,又可阻滞流水,降低流速。因此湿地可以起到降低洪峰、减少洪水流量,调节洪水过程的作用。如1954年6月的长江洪峰,经过鄱阳湖及其周围的湿地滞洪作用,洪峰减小了50%。此外,湿地的基质为质地黏重的不透水层,湿地中的有机质持水性能强,且地处低洼区,便于蓄水,而在枯水期,湿地涵养的水源不断补给给河流、湖泊,为人类提供丰富的生产和生活用水水源。
天然基因库
由于湿地生态环境多样,适于野生种群生存,所以它是重要的、天然的物种基因库,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湿地是珍稀野生动物的天然繁衍地,各种甲壳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兽类、鸟类及植物在湿地中的繁衍,特别成了珍稀鸟类的乐园。在我国湿地生活、繁殖的鸟类有300多种,占全国鸟类总数的1/3左右,40余种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鸟类与有一半生活在湿地。湿地也是多种鱼虾和贝类的生产、繁殖基地,据统计全世界2/3的渔业生产集中在湿地地区。
净化功能
湿地具有独特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它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达到净化环境的效果,因此被人们誉为“自然之肾”或“景观之肾”。湿地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发挥作用:
排除水中的营养物质。进入湿地生态系统的氮可通过植物微生物的聚集、沉降作用和脱氮作用而将其从水中排除。水生植物吸收水域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并可富集金属及一些有毒物质,连同植物残体一起,堆积在沉积物中,因为可使营养物质长时间滞留。
阻截悬浮物。湿地生态系统通过吸附、植物的吸收。沉降等作用阻截悬浮物而使水体得到改善。这一过程也起到除细菌、除病毒的作用,并可将水体中金属物质一同消除。如1m2的芦苇可吸收2~3Kg的氮,使水质得到净化。
降解有机物。湿地的pH都偏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