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立体设计】2012高考生物 第2讲 种群的数量变化挑战真题 新人教版必修3.doc
【立体设计】2012高考生物 第2讲 种群的数量变化挑战真题 新人教版必修3
1.(2010·海南)某同学拟一个面积为100 hm2草地上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设计了四个调查方案,其中最可行的是 ( )
A.计数该草地上该种植物的全部个体数目
B.设置1个1 m2样方,计数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C.随机设置1 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D.在该种植物密集处设置1 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解析】该草地的面积为100 hm2,为测定如此大面积草地上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可以采取样方法,随机选取若干1 m2样方,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然后取其平均值即可。
【答案】C
2.(2010·山东理综)如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 )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
【解析】A项中,K/2时种群增长率最大,控制有害动物应在K/2之前最有效;B项中,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主要措施是实行计划生育,即降低人口出生率来减少净补充量,不能靠增加死亡率来减少净补充量;C项中,可通过出生率和死亡率来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D项中,在捕捞鱼类后使种群数量降低至K/2能获得最大的种群增长率,因此捕捞应在高于K/2时进行。
【答案】C
3.(2010·安徽理综)生物兴趣小组为了调查两个河口水域的水母类动物类群(甲、乙)的种类组成及其数量特征,使用浮游生物捕捞网(网口内径50 cm,网身长145 cm,网目孔径0.169 mm)各随机取样3次,调查结果如表:(单位:个)
下列关于甲、乙两个类群之间物种丰富度和种群密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 )
A.甲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2的种群密度小
B.甲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4的种群密度大
C.乙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7的种群密度小
D.乙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10的种群密度大
【解析】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甲类群中没有物种3、6、8,物种丰富度较小,乙类群中没有物种5,物种丰富度较大;甲、乙两个类群比较,乙类群中物种7的种群密度较小。
【答案】C
4.(2009·广东理基)太平洋一个小岛上的某野兔种群数量变化如下表:
年份(年) 1920 1925 1930 1935 1940 1945 1950 数量(百只) 130 200 398 990 1 350 1 290 1 190 该种群变化率最大的时期为 ( )
A.1925年~1930年 B.1930年~1935年
C.1940年~1945年 D.1945年~1950年
【解析】种群变化率是单位时间内种群数量变化的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在1930年~1935年内种群变化率是(990-398)/(1 935-1 930)=118.4,1925年~1930年为39.6,1920年~1925年为14,1940年~1945年与1945年~1950年均为负值。
【答案】B
5.(2010·重庆理综)为探究食物相同的三种水生动物的种群增长规律及种间关系,某小组进行了下列3组实验(各组实验中,每种动物初始数量相等,饲养条件相同):
组1:甲种与乙种分别于两个容器中饲养,甲种数量变化如图曲线A所示。
组2:甲种与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乙种数量变化如曲线F所示。
组3:乙种与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形成上、下层分离分布,一段时间后每种动物的数量均较组1少。
(1)组1中,甲种动物的种群数量主要由 和 决定;若容器内饲养液体积为20 mL,则第40天时乙种的种群密度为 。
(2)在某些生态系统中,存在与本实验类似的种间关系。
①在同一段河流中食物相同的两种鱼,分别分布在河流中央底部和临近河岸底部,其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 代表的类似,其分布体现生物群落的 结构。
②在玻璃温室中放养食物相同的两种传粉昆虫后,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减少,其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 代表的类似。
【解析】根据组1,甲种与乙种分别置于两个容器中饲养,甲种数量变化曲线为A,则C为乙的种群增长曲线(均为“S”型增长,且该判断应结合组3来进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届高考英语二轮复习 阅读理解部分之限时训练(十三).doc
- 2012届高考英语二轮复习 阅读理解部分之限时训练(十九).doc
- 2012届高考英语二轮复习 阅读理解部分之限时训练(十五).doc
- 2012届高考英语二轮复习 阅读理解部分之限时训练(十八).doc
- 2012届高考英语二轮复习 阅读理解部分之限时训练(十四).doc
- 2012届高考英语二轮复习 阅读理解部分之限时训练(四).doc
- 2012届高考语文复习 专题九 定风波江城子水龙吟卜算子同步测试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
- 2012届高考语文复习 专题二 望月怀远同步测试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
- 2012届高考语文复习 专题五 西塞山怀古同步测试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
- 2012届高考语文复习 专题十 临江仙 鹧鸪天 清平乐同步测试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
- 【立体设计】2012高考生物 第3讲 人类遗传病挑战真题 新人教版必修2.doc
- 【立体设计】2012高考生物 第3讲 人类遗传病课后限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doc
- 【立体设计】2012高考生物 第3讲 免疫调节挑战真题 新人教版必修3.doc
- 【立体设计】2012高考生物 第3讲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挑战真题 新人教版必修3.doc
- 【立体设计】福建省2012高考语文 第一部分 必修四 现代文即时巩固.doc
- 【立体设计】福建省2012高考语文 课后限时作业(二十三).doc
- 【立体设计】福建省2012高考语文 课后限时作业(十).doc
-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 兴趣与坚持1教案 浙教版.doc
-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 兴趣与坚持2教案 浙教版.doc
-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 兴趣与坚持3教案 浙教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