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第四十六条适用的教育阶段辨析.pdfVIP

《宪法》第四十六条适用的教育阶段辨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5 年第2 期 《宪法》第四十六条适用的教育阶段辨析 袁文峰* 目 次 一、未解决的《宪法》第四十六条适用阶段的问题 二、“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决定了其仅适用于义务教育阶段 三、体系解释难以支撑第四十六条的扩大解释 四、《八二修宪报告》的说明内容应当作限缩性理解 五、结论   摘 要 导源于齐玉苓案件的“宪法司法化”的争论虽然取得了遵守性援引宪法的初步共识,但仍然没有 解决《宪法》第46条适用于哪些教育阶段的问题。考究该条对权利义务的同时规定、对比相关法条对权利义 务的规定、追问受教育义务的落实和受教育权利的实现、考虑体系解释时相关法条之间存在无法粘合的缝隙, 可以初步确定其只能适用于义务教育阶段。考察“八二修宪报告”的特定情境,应当对其受教育阶段的说明作 限缩性理解,即回归第46条的本意。在齐玉苓案中,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判决不但越权,而且作为判决依据 所引第46条于中等专科教育阶段也是错误的。   关键词 遵守性援引 受教育权 义务教育阶段 国家义务 权利实现 一、未解决的《宪法》第四十六条适用阶段的问题 发生在前些年的关于受教育权的齐玉苓案与罗彩霞案,对我国教育法、宪法的发展与探索起了有力的推 动作用。虽然讨论暂告一个段落,学界对此的论争似乎风平浪静,但是通往救济的航道依然留下了并未清理 成功的星点暗礁,所谓司法的阳光穿透重重雾霭照射于“枯叶飘零的幽谷”或许只是自娱的假象。这些星点 暗礁是当初并未涉及的问题或讨论不彻底的论题,有待加以厘清。本文即有延续讨论、完善法理逻辑的引玉 之意。 2001 年7 月24 日,最高法院公布了《关于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宪法保护的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 是否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批复》(法释[2001]25 号)。其批复内容原文为:“经研究,我们认为,根据本案事 实,陈晓琪等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了齐玉苓依据宪法规定所享有的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造成了具体 的损害后果,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2008年12月8 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关 *袁文峰,惠州学院政治法律系副教授,吉林大学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研究人员。本文系2010 年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 行政案件司法审查研究”(项目号 GD10YFX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并受 2014 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 56 批面上一等资助(资助号 2014M560230)。 48 袁文峰 《宪法》第四十六条适用的教育阶段辨析 于废止2007 年底以前发布的有关司法解释(第七批)的决定》(2008 年12 月24 日起施行)废止了批复(废 止理由:已停止适用)。对比批复出台的热闹,废止在悄无声息的决定中进行。在这废止原因不明的举动 〔1 〕 中,不少学者提出了各种猜测。 比较一致的见解认为宪法司法化的路径已经被阻断,宪法司法化在系铃 解铃的过程中,最高法院否定了自己失误的冲动。从司法审判程序和权力来说,这场论争给法学界和司法界 所明了的操作规则是:法院只能在判决中遵守性援引宪法,不是适用性援引。童之伟教授提出了遵守性援引 〔2 〕 的要求。 遵守性援引宪法只能是原文不动地照录宪法的文本内容,并且不能够对宪法文本内容进行解 释,因为监督宪法的实施和解释宪法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而不属于法院的职权。 笔者注意到,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1999)鲁民终字第258 号民事判决书所援引的法条依据:“依照《中 〔3 〕 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6条”, 其实最高法院的批复并未明确针对《宪法》第46条而提出,只是山东省高 级人民法院在判决书中提出依据该法条对案件进行判决。也许,最高法院批复认定的结论———“受教育的 基本权利”受到侵害,诱导了山东省高院确定所引的判决依据。在此,笔者无意再掀起司法化的波澜,也无 意展开达成初步共识的遵守性援引论题。只是想沿着遵守性适用的方向继

文档评论(0)

追云少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