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诚勿扰——商业逻辑下文本移植》陆绍阳.pdfVIP

《非诚勿扰——商业逻辑下文本移植》陆绍阳.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非诚勿扰》:商业逻辑下的文本移植 1 《非诚勿扰》:商业逻辑下的文本移植 陆绍阳 1 冯小刚说,《非诚勿扰》的灵感来自陈国富的《征婚启事》 ,《征婚启事》是一部有 陆绍阳 趣的电影,陈国富导演用的是四两拨千斤的巧劲,他借助一张桌子、一个征婚者和一 男,1966年生,浙江临 群应征者,就唱了一台好戏。《非诚勿扰》和《征婚启事》两个文本之间明显带有互文性, 海人,北京大学新闻与 传播学院副教授。 本文要考察的是,冯小刚在“挪用”《征婚启事》的资源时,保留了什么?改写了什么? 并且在这种“改变”的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在商业与艺术的博弈,甚至交锋中,一个 导演的挣扎、妥协和坚持。 《非诚勿扰》前半部分的征婚段落明显来自《征婚启事》,这大致是冯小刚最初看中 这个文本的原因,它先天具有一种“喜剧因子”,一个个应征者走马灯式地出场,这也 构成了影片的主要笑料。当冯小刚向葛优解释《非诚勿扰》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时,用 了五个字:“相声加小品”。确实,《征婚启事》最明显的外观就是由不同的人员组合带来 的类似相声或小品式的“笑果”。和《非诚勿扰》不同的是,《征婚启事》的精彩来自30名 应征者,他们的表演达到令人咋舌的地步,或庄、或谐、或尖刻、或冷静,绘形绘声 道尽人间百态。《非诚勿扰》这部分的出彩还是靠葛优,这个人物看上去有些“坏”,但 这种“坏”不是“贫”,不是油腔滑调,而是机敏、俏皮。葛优演绎的京味幽默独树一帜, 即北京人所谓的“绷着脸逗”,不是靠脸部肌肉去耍,而是找对时间和语气,靠节奏取胜, 他的分寸感拿捏得极好,到了收放自如的地步。只不过《非诚勿扰》和《征婚启事》中的 应征者相比,逊色不少,就如相声要捧哏逗哏相得益彰,才能激活整个段子一样,而《非 诚勿扰》在这一点上就明显是“一头沉”。尽管由于选择了另类的、非常态的人,给观众 也能造成一种新奇的刺激,博得笑声,但是模式化、脸谱化的表演,终究不耐看,经 不起推敲,如对同性恋者的演绎,明显就是想当然的成分居多。 一 香港电影人文隽有个观点,他说虽然《非诚勿扰》的灵感来源于《征婚启事》,但那 只是一颗种子,开枝散叶出来变成什么样,还得看冯小刚灌什么肥料,如何栽种。设 想一下,如果冯小刚完全翻拍《征婚启事》,随拍随编做一个大陆版的《征婚启事》,路 径最便捷,信手拈来就可以敷衍成篇,其实也是可以揪住观众心的。但冯小刚没有这 样做。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对一个成名导演来说,这个缺乏新意的“描红”动作显然 不是最佳选项,冯小刚更不愿意把自己苦心经营的“贺岁片”变成一部纯粹的笑闹剧或 者游戏之作;另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舒淇的加入,她有一张有“故事”的脸,乍一看, 仿佛覆盖着清凉的阴影,她身上的这种特质能够激发导演的创作灵感。张天翼在讲到 写作的诀窍时,提到从人物出发,他说,只要有了人物,没有情节可以有情节,没有 细节可以有细节。老作家之言尤如度世金针,让人开窍。有了舒淇这个人,冯小刚干 脆就推翻了《征婚启事》的思路,借《征婚启事》的外壳,讲述了两个失意者的爱情故事。 这样一来,《非诚勿扰》就更接近《不见不散》、《大撒把》的路子,一种冯小刚赖以成名 的、带点浪漫气质的轻喜剧。“其实我更多想的是《当哈利遇见莎莉》和《不见不散》那种 路子:葛优和舒淇不断邂逅,从一开始没有感觉,到最后成为一对儿”,这段话中,冯 小刚清晰地表露出他心中的理想创作模式,而且对这种影片样式的走向、结构了如指掌。 如果细加分析的话,确实能见到《非诚勿扰》和《不见不散》的诸多相似之处,比如都有 2 0 0 9 年 第 2 期 1 电影批评 大量海外拍摄的场景,都是男女主角在异国发生一 步,架床叠屋,而是紧抓住人物关系变化的关节点。 段恋情,舒淇那个角色的作用和《不见不散》里徐帆 这是从内部抽长出来的枝叶,不是人工的嫁接,所 的作用类似等等。

文档评论(0)

july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