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3知识点复习.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选修3知识点复习.doc

选修3知识点复习 专题1 ? 基因工程 (一)基因工程又叫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原理是基因重组,操作水平是分子水平。优点:打破物种界限;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1.“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1)来源:主要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 (2)功能: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3)特点具有专一(特异)性。 (4)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2.“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 (1)两种DNA连接酶(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的比较: ①相同点:都缝合磷酸二酯键。②区别:E·coliDNA连接酶只能连接黏性末端;而T4DNA连接酶能缝合两种末端,但连接平末端的之间的效率较低。 (2)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脱氧核苷酸加到已有的脱氧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DNA连接酶是连接两个DNA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3.“分子运输车”——载体 (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够稳定保存并复制;②有一至多个限制酶酶切位点 ③含有标记基因,便于筛选。④对受体细胞无害。 (2)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化学本质是DNA分子。(3)其它载体:λ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三)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 1.目的基因主要是指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 2. 基因文库包括基因组文库和cDNA文库。二者的区别: 文库类型 文库大小 基因中是否有启动子 基因中是否有内含子 基因多少 物种间基因交流 cDNA文库 小 无 无 某种生物的部分基因 可以 基因组文库 大 有 有 某种生物的全部基因 部分基因可以 3.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两个条件:基因比较小;核苷酸序列已知。 4.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1)PCR是多聚酶链式反应的缩写,原理DNA双链复制。 (2)过程:第一步变性:加热至90~95℃,DNA解链,不需要解旋酶;第二步复性:冷却到55~60℃,引物结合到互补DNA链。变性和复性利用了DNA的热变性原理;第三步延伸:加热至70~75℃,热稳定DNA聚合酶从引物起始互补链的合成。 第二步: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等。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为了鉴定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常用的标记基因是抗生素基因。 第三步: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常用的导入方法: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其次还有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等。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此方法的受体细胞多是受精卵。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原核生物作为受体细胞的原因是繁殖快、多为单细胞、遗传物质相对较少,最常用的原核细胞是大肠杆菌,其转化方法是:先用Ca2+处理细胞,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再将重组表达载体DNA分子溶于缓冲液中与感受态细胞混合,在一定的温度下促进感受态细胞吸收DNA分子,完成转化过程 CO2。O2是细胞代谢所必需的,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 (4)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制备病毒疫苗、制备单克隆抗体、检测有毒物质。 2.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 (1)哺乳动物核移植可以分为胚胎细胞核移植(比较容易)和体细胞核移植(比较难)。 (2)选用去核卵母细胞的原因:比较大,容易操作;细胞质多,营养丰富;含有多种促进细胞发挥全能性的物质。 (3)体细胞核移植的大致过程是:(书本P74) 供体体细胞→细胞培养→将供体细胞 ↓注入 (胚胎移植) 卵巢中卵母细胞(M II中期)→去核→去核卵母细胞 重组胚胎 代孕动物 遗传基础相同的犊牛 3.动物细胞融合 (1)动物细胞融合也称细胞杂交,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 (2)诱导动物细胞融合方法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方法类似,常用的诱导因素有PEG、灭活的病毒、电激等。 (3)动物细胞融合的意义:克服了远缘杂交的不亲和的障碍,成为研究细胞遗传、细胞免疫、肿瘤和生物新品种培育的重要手段。 4.单克隆抗体 (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 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蛋白→分离出B淋巴细胞 融合 (选择)培养基 培养骨髓瘤细胞→骨髓瘤细胞 多种杂交细胞 杂交瘤细胞 克隆 体内培养 专一抗体检测 阳性细胞

文档评论(0)

leiy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