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视域下的乡土经验书写--萧红《呼兰河传》与聂华苓《失去的金铃子》的比较研究.pdfVIP

女性视域下的乡土经验书写--萧红《呼兰河传》与聂华苓《失去的金铃子》的比较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女性视域下的乡土经验书写--萧红《呼兰河传》与聂华苓《失去的金铃子》的比较研究.pdf

2015年5月 安阳工学院学报 May.2015 第14卷第3期(总第75期) JournalofAnyangInstituteofTechnology Vol.14No.3(Gen.No.75) 女性视域下的乡土经验书写 ——萧红《呼兰河传》与聂华苓《失去的金铃子》的比较研究 欧阳蒙 (郑州大学文学院,郑州450001) 摘 要:萧红《呼兰河传》与聂华苓《失去的金铃子》这两部乡土抒情小说以女性不同阶段的情感、心理体验,深刻地观 照了乡土女性的苦难命运,但是写作语境的不同又使她们的情感书写具有明显差异。本文从两部小说的言说策略、生命形 态、女性境遇等角度来分析其乡土经验的书写异质,并总结其乡土抒情小说的美学意义。 关键字:女性视域;乡土经验;《呼兰河传》;《失去的金铃子》;创作比较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28(2015)03-0018-04 东北作家萧红和台湾作家聂华苓虽属于不同 女性境遇等角度来分析其乡土经验的书写异质。 年代、不同地域的女作家,但其笔下的乡土书写却 一、性别化的情感言说策略 有着相似的美学特征。1940年12月,萧红由重庆 女性作家往往凭借独特的性别体验,书写出 去往香港逃难,生活的贫瘠、战争的恐惧、肺结核 女性不同年龄段的情感特质。她们以童趣、叛逆 的病痛、再遭遗弃的绝望使她轸怀儿时生活的呼 等情绪规避现实生活的残酷,使作品荡漾着温馨 兰河小镇。她深情回望沉滞的故乡,写出了颇具 的诗意与别致的情怀。《呼兰河传》记录了萧红贪 地域色彩的《呼兰河传》,以此来慰藉漂泊的灵 玩搞怪的童年时光:秋冬时节储藏室寻宝的惊喜 魂。《失去的金铃子》写作同样具有类似的经历, 好奇,春夏时节后花园的瞎闹折腾。她随性无忧, 1960年聂华苓遭受到台湾政局的“白色恐怖”专 吃黄瓜、追蜻蜓、采倭瓜、绑蚂蚱,“把韭菜当作野 [1]118 制:《自由中国》被查封,雷震等杂志部同志以“涉 草一起地割掉,把狗尾巴当作谷穗留着” ,播种 嫌叛乱罪”身陷囹圄。聂华苓遭受跟踪并失去维 时踢飞祖父下菜种的土窝;浇菜时用水瓢往天空 持生计的来源,与丈夫情感不合等坎坷使她濒临 上撒雨;学诗文时震耳欲聋地喊叫;祖父训导时当 崩溃,“我成了一个小孤岛,和外界完全隔离了。 耳边风地无畏;赶鸭子时贪馋好吃的窘态……萧 那是我一生中最黯淡的时期:恐惧,寂寞,穷困。 红不仅刻画孩童顽皮、可爱、执拗的性情,还描写 我埋头写作。《失去的金铃子》就是在那个时期写 了贪馋天真与逗趣慈爱的祖孙俩。这一老一少稚 出来的。”(《失去的金铃子·写在前面》) 拙憨直的陪伴,表达了萧红对祖孙间温馨情谊的 萧红和聂华苓是喧嚣时代中颇具个性的边缘 真挚缅怀。在俏皮野趣的回忆里,又有着女性特 作家。她们虽然身处政治社会变革的特殊时代, 有的敏锐洞察力。未经世事的顽童看到了成人世 在主流文艺观念的教化下并未泯灭个人经验(一 界中蒙昧卑琐的生命:敦厚愚直的有二伯、尴尬幸 个是20世纪40年代大陆主流文艺倡导的“革命、 福的磨倌、马虎麻木的漏粉条的人、被折磨惨死的 抗日、反帝”等主题的战时文学,另一个是20世纪 小团圆媳妇……成人世界的荒谬让年幼的主人公 50、60年代台湾“战斗文艺”运动、“国家文艺体制” 真切体验到成长的孤寂。长大后,萧红为追求自 所倡导的具有政治情结和复仇情绪的“反共文 由爱情遭受命运的巨大打击,疾病、贫穷与漂泊几 艺”),萧红与聂华苓自觉疏离于主流意识形态之 乎贯穿了她的一生,成人世界的疼痛使她怀着深 外,在国家民族话语的书写夹缝中,以女性化的原 沉理性来回顾童年,盎然的童趣掩盖不住女性由 乡体验和美学追求,来观照乡村女性的命运悲剧, 女孩到女人的寂寞创伤“。我家的院子是荒凉的”,后 对她们的情感体验与心理状态进行了细致的刻 花园疯

文档评论(0)

我是小泥巴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