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辽代后期契丹腹地生态环境恶化及其原因【阐述】.pdf
第42卷 第5期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Vo1.42 No.5
2014年 9月 JournalofLiaoning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 Sep.2014
辽代后期契丹腹地生态环境恶化及其原因
张国庆 ’
(辽宁大学 历史学院,辽宁沈阳 110036)
摘 要:辽道宗、天祚帝执政的辽代后期,契丹腹地生态环境恶化,秋冬春三季酷寒多雪,土地沙化严重,狂
风沙暴天气增多。所有这些,除正史文献有少量记述外,此间使辽的北宋使臣在其使辽语录及使辽诗作中,均有
较多的形象描述。援引宋人使辽语录及使辽诗作 中的相关记述,结合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 ,探讨辽代后期契丹
腹地生态环境恶化及其原因,或可拓展一条研 究辽代环境史的新路径。
关键词:辽代后期;契丹腹地;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K2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91(2014)05—0159—07
辽道宗耶律洪基和天祚帝耶律延禧是契丹辽朝的最后两位皇帝,从公元 1055年至 1125年,祖孙二
人执掌皇权达7O年。辽道宗和天祚帝执政的辽代后期,与北宋南北雄峙的强大的契丹王朝已逐渐走向了
衰落。不仅如此,作为契丹民族起源、发祥及发展、壮大核心区域的 “契丹腹地”——潢、土两河(今西拉木
伦河、老哈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在经历了自契丹辽建国以来一个多世纪的良性运转之后,至此,也在各种
主、客观因素的共同影响下 ,发生了较大程度的变迁 :气候转干变冷,秋冬春三季酷寒多雪;土地沙化趋
重,沙碛面积扩大;植被明显稀疏,狂风沙暴天气增多,等等。辽代后期契丹腹地生态环境恶化的史实,除
见诸零星、少量的历史文献及部分考古资料外 ,更多的则反映在这一时期北宋出使契丹辽国的诸多使臣
的使辽语录及使辽诗作中。结合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钩沉、整理宋人使辽语录和使辽诗作中的相关记
载,剔除其中为文学创作而进行修辞夸张的成分及中原人固有的畏北惧寒心理因素,仍能较清晰地了解
到这一时期契丹腹地生态环境恶化的大致过程,为我们更进一步利用多学科资料来研讨历史时期某一地
区生态环境变迁的轨迹,提供一些思路或方法。
一 、 秋冬春三季酷寒多雪
根据著名古气候史专家竺可桢先生的研究,近 5000年来,我国的历史气候经历了四个温暖期和四个
寒冷期。而其中的第三个温暖期大约开始于公元 600年前后,结束于公元 1000年左右;第三个寒冷期大
约开始于公元 1000年前后,结束于公元 1200年左右[1]。由此可知,辽道宗、天祚帝执政时期 (1055一
l125),正值中国历史气候的第三个寒冷期。受历史气候变化的影响,塞外契丹腹地气候寒冷,年平均气温
下降,表现最为明显的是在深秋经隆冬至初春这一时段 ;并且,严寒又往往伴随着比较频繁的降雪 ,最终
酿成一次次气象灾害。《辽史 道·宗纪》及 《辽史 ·天祚帝纪》均对这一时期包括契丹腹地在内的北方辽地的
收稿 日期:2014—01~18
作者简介:张国庆,男,辽宁北票人,辽宁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辽金史。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 目“辽代石刻所见辽朝史事研究”(13BZS03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辽史》史事补正”(12YJA770051);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 目“沈北地区辽代契丹萧氏后族历史与
文化研究”(L12AZS001)阶段性研究成果。
16O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证
风雪、严寒等灾害天气有过记载。如道宗大康八年(1082)九月 “丁未,驻跸藕丝淀。大风雪,牛马多死”(2]。
大康九年(1083)四月 “丙午朔,大雪,平地丈余 ,马死者十六七”[3]。大安二年 (1086)jk月 “戊子,以雪罢
猎”[4]。大安三年(1087)正月,“己卯,大雪”[5]。天祚帝乾统二年(1102)三月,大“寒,冰复合”[6]。乾统九
年(1109)}k.月,“丁酉,雪,罢猎”(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超声弹性成像对患者浅表软组织良恶性肿块de鉴诊价值【阐述】.pdf
- 超声技术在选煤厂振动筛大梁故障诊断中de应用【阐述】.pdf
- 超声生物显微镜在正常人及银屑病患者皮肤研究中de应用【阐述】.pdf
- 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与钼靶联合诊断乳腺肿瘤de价值【阐述】.pdf
- 超宽带混合信道de信道估计【阐述】.pdf
- 超敏C反应蛋白在活血解毒中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中de临床意义及其辅助评价指标研究【阐述】.pdf
- 超滤-混凝-酸析法回收涤纶碱减量废水中对苯二甲酸【阐述】.pdf
- 超级双相不锈钢电化学腐蚀性能de实验研究【阐述】.pdf
- 超表面材料与器件de应用前景【阐述】.pdf
- 超重力法汽提废水中醋酸丁酯工艺de研究【阐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