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伯超对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贡献及启示.pdfVIP

吴伯超对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贡献及启示.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吴伯超对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贡献及启示.pdf

2004年12月 广西艺术学院学报《艺术探索》 Dec.,2004 ACADEMYOFARTS V01.18.No.6 第18卷第6期 ARTSEXPLORATION.JOURNALOFGUANGXI 吴伯超对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贡献及启示 张凤梅 (邳州市车辐山中学,江苏邳州221300) [关键词]吴伯超;国立音乐院;幼年班:淘汰制;音乐教育 [摘 要]吴伯超创办的国立音乐院幼年班在招生、管理、师资建设等方面都对中国的艺术(音乐) 院校产生了很大影响,其办学模式被多数院校所继承。他培养了大量的音乐人才,为我国的音乐教育 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中国近代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中图分类法]J6 [文献标识码]A 一。序言 家舍尔兴(HermannScherchen)学习指挥,也获得过指挥比 2003年是原南京国立音乐院院长吴伯超诞辰100周年。赛二等奖,指挥过交响乐队,积累r很多实践经验,为以后 为此,由中央音乐学院“萧友梅音乐教育促进会”和“校友 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35年吴伯超回国,继续任教于 总会”发起倡议,各兄弟院校响应,举行了一系列隆重的纪 上海国立音专。 念活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第2、3期在“中国音 1938年7月,吴伯超携妻带女,由沦陷了的上海辗转来 乐史”专栏也发表了一系列纪念文章,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客 到被誉为“抗战文化城”的桂林,经其学生满谦子(满福民, 观评价了吴伯超作为音乐教育家和作曲家在中国近现代音乐 时任广西省教育厅音乐督学)推荐,获任省政府参议。不久, 史上的地位及贡献,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的吴伯超,使我 广西省政府举办“中等学校艺术与劳作师资暑期讲习班”(后 们由以前对他的不公正评价和偏见,以及因为历史原因而造 改名为“艺术师资训练班”,是广西艺术学院的前身),吴伯 成的禁忌转变为现在对这一历史人物的实事求是的评价。本 超担任班主任,教授视唱、合唱、和声等课程,教员有满谦 文试图就目前所掌握的材料对吴伯超在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 子、丰子恺、陆华柏等人。1939年5月,在他的筹划下,克 的地位,以及他对中国音乐教育所做的贡献作一客观评价。 服重重困难组建了一支20多人的“桂林广播电台管弦乐队”。 1940年2月,受重庆励志社的邀请,乐队在他的带领下离桂 二,昊伯超的生平简历 入川。 吴伯超,江苏常州武进人,1903年8月23日出生于武 在重庆,他历任重庆中央训练团“音乐干部训练班”副 进的雪堰桥。早年曾师从在常州中学任教的刘天华学习二 班主任、励志社管弦乐队指挥、重庆白沙女}师范学院音乐 胡,颇得其精髓。1921年毕业于设在常州的武进县立师范。 系主任等职。从1940年11月起,他实际负责国立音乐院“实 1922年春,刘天华应聘为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教授,于 验管弦乐团”(1940年国立音乐院成立于重庆的青木关,首 是吴伯超也跟随他来到“音乐研究会”,继续随其学习二胡 任院长由教育部长次长顾毓l秀兼任,第一二任院长是杨仲子, 第三任是教育部长陈立夫)的指挥工作。1943年4月,吴伯 与琵琶,并在俄籍教师嘉祉(ViadimerA.Carts)门下学习钢 琴演奏。1926年,他毕业于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前身即北超就任国立音乐院院长之职。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吴伯超 京大学“音乐研究会”)甲种师范科,成绩优良,先后在北京 将国立音乐院大学部迁至南京古林寺,幼年班则迁往常州的 师范学校和孔德学校任教。 椿桂坊灵官庙。为了给国立音乐院及幼年

文档评论(0)

docinpp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