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武夷山文化区医籍考析.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二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 时代在呼唤这样一部鲜活生动的岭南中医药学术发展史。 (参考文献略) 古代武夷山文化区医籍考析 王莹颖吴童 福建中医学院中医系(福州350108) 武夷山文化区位于福建省北部,是福建最早开发的内陆腹地,也被称为闽北地区。该地区是中国朱 子理学的诞生地,又为南宋以后中国三大印刷中心之一。故该地地灵人杰,名流辈出。在历史上曾享有 “闽邦邹鲁”和“道南理窟”之称。在新石器时期是古越人栖息之地。周朝为七闽地。战国时为越王勾 践属地。是福建通往中原腹地的主要门户。此地山地势陡峭,群峰林立,属于典型的中亚热带海洋性湿 润季风气候,森林覆盖率居福建之冠,并且是福建省主要的粮食产地。由于福建偏处东南,中原战祸较 少累及,社会环境比较安定。历史上由于战乱,中原汉族有三次南迁,闽北是福建的“北大门,是南迁 移民的必经之地。随着中原汉族的南迁,中原文化和医学不断传入,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 是最早形成的具有闽越特色文化和医学之地。 中医药是中华文化最具特色的元素之一,中医四大经典问世以后,构建了中医学的主体框架,宋元 时期开始理论总结与探索,明清时期开始传统的延续与创新时期。福建医家不断吸收中原各家医药理论, 融合当地医药经验,形成独特的地方特色。 闽北地区的医疗卫生情况要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考古发现在光泽、崇安、建瓯一带发现有原始陶 器,以橙红陶的杯、碗、瓮为多数,其次为黑陶和彩陶。由此说明,原始社会时期,这里的先民已重视 饮食卫生,以器皿盛食物,以陶器作为炊具。福建崇安发现有将居处架设在木桩上的干栏式的木结构房 屋,防止居住地面潮湿,以益于人体的健康居住条件的选择,说明在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闽越人为了 生存而采取的保护自身的措施,也是最基本的卫生保健活动。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这里开始设县立郡,由于这里地形因素,较之于动乱的中原相对安稳。中 原汉族相继南迁,同时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文化。唐朝也是如此。 “安史之乱”时中原地区战乱频 繁,而地处东南一隅的福建,却又成为北方人民避乱南迁的乐士。这两个时期,中原汉族两次大 规模迁移福建,中原文化和医学不断传入,而这里社会比较安定,文化与医学得到迅速发展。由 于年代久远,朝代更迭,这两个时期资料可查的闽北医家情况甚少。 宋代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活字印刷术的出现,政府的重视,医学开始了一 个全新的时期,经翻阅文献,查找了宋元,明清时期的医家及其著作,对于发现古代武夷山地区 医学发展的情况及当地的医学特色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 1.倡理言医的宋代武夷山中医药文化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黄金时期,宋代也是古代福建医药发展的黄金时期,福建医 学史上的“四大名医”中就有苏颂,宋慈,杨士瀛三位皆出现在宋代,而医学到了金元,进入了一个新 的重要历史时期,各家分起,学术争鸣。正如《四库全书提要》中所云,“医之门户,分与金元,’’使中 医药学面貌为之一新。倡理言医,儒医融合,成为这一时期武夷山文化区内医家医籍状况的重要特征。 现将这一时期的主要医家及医籍汇成表1。 235 第十二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 表l 姓名 字号 年代 籍贯 主要著作 备注 赵必涟 字仲连,自号 宋代 崇安人 少时刻苦攻读辞官行医 山泉翁 刘柏恒 一名元伯 宋代 崇安人 蔡元定 字季通 宋代 建州建阳人 著《蔡氏脉经》一卷, 南宋律学家,理学家,医 (1135-1198) 李时珍《濒湖脉决》 学家,为朱熹弟子

文档评论(0)

wuhuaiyu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