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次套茸中医药文化学术交流套
古徽州优秀传统文化影响下的新安医学世家
一谈新安定潭“张一帖内科”450年的文化渊源
张责才
黄山市卫生局
【摘要】造就新安定潭“张一帖”医学世家长盛不衰的是徽州文化千百年来得天独厚的深厚文
化积淀与情节,以“不为良相,则为曳医”为理性追求,以读书育子为修身、齐家要务,以“仁心
济世”为行医道德准则,因而自明代嘉靖年至今,新安定潭“张一帖”医学世家能薪火相传,学
者辈出。
2008年,“张一帖内科”坎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lO年“张
一帖内科”再度^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其医名世代相传久盛不
衰而成为新安医学家族链最具典型的代表,
在中国,人们历来重视家庭、家族的提升和发展,历史上形成了许多世代相传的“世卿”、“世
禄”、“世医”等“名门望族”。维系这些世家世代相传的纽带.除了他们的血缘关系以外,文化
学术的传承是其延续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而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以家学渊源或家学传承为特征
的文化世家。
据史料记载,新安地域自来迄清,新安名医医学世家“学术持承链”计有63条(不完全统计)。
而新安定潭“张一帖内科”作为新安医学历史延续时间最悠久、当代颇具影响的世医家族之一,传
承至今有证可考的已有15代400余年的历史,可谓徽州文化在新安医学世家传承中最具典型的代表
性形态。
第十四次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交流会
相传“张一帖”之先祖为北宋新安名医张扩之后(然传谱已失)。张扩。字子充,生活在宋嘉
祜至崇宁年间(约1058-.,1106),歙县人。少年时就因爱好医学而习医,受家族医风之耳濡目染,
笃志歧黄,潜心攻读。后又远涉千里从湖北蕲州名医庞安时为师,深得魇师器重,尽授其术。学成
之后,张扩再度远赴西蜀,求学于王朴脉学,数年之后,张扩回返南京、当涂等地行医。由于得庞、
王二师的真传,张扩医术大进,诊脉如神,辨别症候、论述病情、处方用药极尽变化,颇见奇效,
被人们称作“神医”。到了南宋、宋徽宗政和末年,其第四代张杲(约1149——1227年)得伯祖张
扩、祖父张挥其传,更以儒医鸣世。其精心研究医学50余年,博览诸子百家之作,于南宋淳熙十六
年(1189年)著成《医说》十卷,享誉医坛,堪称“新安第一代名医世家”。
明代嘉靖年间,张氏医学由“满田张”分支传到“定潭张”,得“张一帖”内科之名的是明代
新安歙县定潭的张守仁先生。
张守仁(155卜1598),字立仁,明嘉靖至万历年间,新安歙县定潭人。守仁幼时随父习医
数载,期间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10余部医籍始终不离左右,旦得暇时便沉浸其中,精
研比勘,故医术日有进境。加之守仁为人淳厚,善济贫寒,以其医德医术,赢得百姓口碑,在一次进山
采药之时逢遇一位巧扮乞丐的民间老医士秘授(传说为一“异人”,今歙县定潭“张一帖”诊所依然
保留传说为异人所赠的“末药龛”、“仙人拐”)。其时,百姓多困苦,屡有因饥寒、劳累所迫而致昏
厥者。守仁虽日夜救治不辍,但终因病家众多而未能尽救。故守仁遂以“乞丐”所授之术为本,针
对广大百姓疾患,穷究医理,博采良方,精勤不倦,历时多年之证验,终于研究出一粉状药剂——“末
药”。此方由18味药组成,号为“十八罗汉”。“末药”具有疏风散寒,理气和营,健胃宽中,渗湿利
水之神效,尤其适于医治劳力伤寒,肠胃疾患等。因守仁对诸多内科疑难重症、杂病亦效如桴鼓。治验
良多,故其被广受嘉惠的四方民众誉之为“张一帖”,意为疑难病症,得张氏验方一帖(一剂)即愈。
“张一帖内科”自明至清两个朝代,经张凤诏、张赓虞、张康荣、张灵汉、张锡、张进德、张魁
寿、张觉之、张秋林、张春太、张景余,传至清末“张一帖”第十三代张根桂(1908——1957年)。
又名耀彩,字祥森。弱冠即闻达于新安诸邑,年且而立,对祖传“末药”加以完善,创春、夏、秋、
冬四季加减法,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临床疗效。逐渐形成了以认证准确,用药猛、择药专、剂量重,
取重剂以刈病根之特色。其医治外感、急症等病症往往一剂奏效,开创了治疗内科疾病的系列治法。
如“和、降、温、清、养、消”六法辨治胃肠疾病:“寒热辨治、气血并举、从络辨治”辨治痹证;
治疗湿温伤寒证,注重健脾宣渗;治疗虚寒证,喜用大剂附子以壮阳,后则调治气血津液,标本兼
顾,以求根治:治疗急症提倡针药并施,针灸以应其急,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