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引文例说.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退发囊笥,编其芜秽,心悸气动。”《新唐书·卷一百一·列传第二十六·萧廪传》:“书成不可 露赍,必贮以囊笥。” 小结: 用不同底本对校此篇序言,我们发现唐·欧阳询的《艺文类聚》,明·张溥的《汉魏六朝 百三家集》与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陶弘景文》,明·黄省曾辑本《梁陶 贞白先生文集》这几个版本所记载的文字比较接近陶弘景文字的原貌,特别是《艺文类聚》 更接近原貌。 明代的正统道藏本《葛仙翁肘后备急方》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明代李栻刊本等版本 皆非陶弘景文字原貌,改动很大。 从词汇上判断,很多晋代的词语改成唐代通行用语了,可见,此篇序言也经过唐人的 改动。 另外,笔者还从避讳字、人物、职官等角度考证,找到证据证明唐代对《肘后备急方》 的修订工作,另撰文论述。 古籍引文例说 许敬生 河南中医学院 不论古人还是今人,在说话和写文章的时候,常常喜欢引用相关文献资料(多是经典之文 或名人之言),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这在训诂学上称作“引文证义”。在实践中,特别是在 解读古书的时候,若能恰当地运用“引文证义”之法,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明·张介 宾《类经序》:“余诚以前代诸贤注有未备,间多舛错,掩质埋光,俾至道不尽明于世者,迨 四千馀祀矣。”当我们解释文中“祀”的词义时,固然注明“祀:年。”即可,但读者印象未必 深刻。若能再引用《尔雅·释天》中“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之语,自然会收 到更好的效果,使读者有豁然开朗之感。 然而,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当我们仔细核对古书原文时,就会发现,后人的引用往往 与原文不尽相合,且多有改动,甚至有时查对该书传本,竟不见其文。下面举例说明之。 1. 1. 11..古人引文往往不是原文 例:张仲景《伤寒论序》:“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zhì) 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其实这是将孔子的两段话揉在一起。 其一 《论语·季氏》: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 又其次也。……” 其二 《论语.述而》:子曰:“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 ” “ ” 按:而““多闻博识知之次也””句,曾导致不同句读: “ ” “ ” 有人标点为:““多闻博识知之,次也。”” 2. 2. 22..古人引文删节改写例 例:杏林 ① ② ③ ④ 【原文】 董奉 者,字君异,侯官 人也……(以下删约1000 字)后还豫章 ,庐山 20 下居。(原本:“君异后还庐山下居”)……(以下删300 字)奉居山不种田(原本:君异居 山间),日为人治病,亦不取钱。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得十万余 ⑤ ⑥ 株,郁然 成林。乃使山中百禽群兽游戏其下,卒不生草,常如芸治 也。 后杏子大熟,于林中作一草仓,示时人(原本:“语时人”)曰:欲买杏者,不须报奉,但 将谷一器置仓中,即自往取一器杏去。尝有人置谷少而取杏去多者,林中群虎出吼逐之,大 怖,急挈杏走路旁,倾覆(原本:“每有一谷少而取杏多者,即有三四头虎噬逐之,此人怖 惧而走,杏即倾覆,虎乃还去。)至家量杏,一如谷多少。或有人偷杏者,虎逐之到家,啮⑧ 至死。家人知其偷杏,乃送还奉,叩头谢过,乃却使活。奉每年货杏得谷,旋以赈救贫乏, ⑩ 供给行旅不逮 者,岁二万余人。(原本:死者即活。自是以后,买杏者皆于林中自平量之, 不敢有欺者。君异以其所得粮谷赈救贫穷,供给行旅,每岁消三千斛,尚

文档评论(0)

wuhuaiyu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