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童亟塞垡查蕉里
ZHIWOJIAN
HAlPAIW日洲A
海派庙市文化初探
程秉海姚铁生
引语 上海,作为全国的商贸中心和文化重地,在其蕴含丰富的海派
文化中,商业文化理应有着重要的地位。而兴于明、盛极于清末民初并在
现代商业中仍有一定影响的海派庙市及其文化,亦应占有一席之地。本
文试图从海派庙市文化的起源、形成、发展及至今尚具的作用、意义作一
初步的探索,谨供海派文化研究参考。
自公元68年东汉在洛阳建立中国第一座佛教寺庙白马寺、公元141年张道陵
在河南亡B山创立道教以来,各地历朝历代都建起了不计其数的各类寺庙、庙观。这
些庙、观在兴衰更替的过程中,以其经常举行的祭祀、敬神等活动与当地社会、经济
生活有机地融为一体,形成了至今仍在延续的庙市场及其自身必然蕴含的庙市文
化,成为民风习俗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其中,作为清代后期逐步成为中国经
济、文化发展重城的上海,更是在长期的世事变迁中凸现了以城隍庙为代表的海派
庙市文化。它们至今仍显示着经久不衰的独特风韵与魅力,对现代海派商业的发
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海派庙市文化的形成
1.上海现存主要庙、观的历史沿革
由于上海地处东海之滨长江口,古时为海滩渔村,至元初(1291年)才改镇设
县建城,故寺庙、庙观的历史及规模均不如中原等其他地区。据考,上海市内至今
尚存的庙观主要有相传建于三国东吴的龙华寺、静安寺,建于清光绪年间的玉佛寺
和建于明永乐、万历年间的城隍庙、沉香阁等。而最能集中反映海派庙市文化并与
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当属位于老城厢的道教庙观上海城隍庙。
上海城隍庙的前身为金山神庙。据《松江府志》、《吴城备史》记载:三国后期,
757
堡亟史的土渔
HAIPAI丑忙n0GDEs}怕NGH~
吴王孙皓为“护百姓、镇海潮”,特在金山卫建立神庙,供奉西汉大司马、大将军、博
陆侯霍光,名霍光庙、霍光神祠,此即上海地区最早的城隍庙。至南宋末年,已成为
贸易口岸的上海镇,为求海船航行中有神明护佑,在镇治所在地方浜北岸新建一座
神祠,并从金山请来霍光神作护海神。及明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巩固政权大力推
崇道教、弘扬城隍,上海即以设在城外的原松江府城隍行宫(又称淡井庙,在今永嘉
路12号处)暂作县属城隍庙,但官吏、百姓每逢祭拜、敬神均要车、船前往,十分不
便。为改变这一状况,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的上海知县张守约顺应民意,
将位于县署之后的霍光神祠改建为上海城隍庙,供奉朱元璋敕封的上海城隍秦裕
伯,原先的金山神主霍光则仍供于前殿,即“前殿为霍、后殿为秦”,是为“一庙二城
隍”且延于今日。此亦系上海城隍庙与别处城隍庙的不同之处。
2.庙祀活动衍生庙市
作为各自宗教信仰的中心场所,寺庙、道观均有自身敬香、祭祀、讲经、传道等
各项庙祀活动。其中,因源于传统、贴近民众,故以尊奉历史人物为神的城隍庙的
活动最为丰富和多姿多彩。
“城隍”,古意为“水墉”,即沟渠、护城河之神。最早为村落保护神,属自然神范
畴。后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城隍也在村落向市集、市镇乃至城市发展的过程中逐步
演化为社会神,成为城市的保护神。受供奉的城隍大多为生前有上佳政绩的清官
良吏、贤臣勇将,所谓“有功烈于民,能御大灾、捍大患者,殁则祀之”。明代之后,城
隍一般由赣廷敕封,且都有等级与封号,其规格“视官署正衙,几案皆同”,实际上城
隍庙就是朝廷在地方上的“司阴官府”。按明清“祀典”,城隍神具有“护城保民、祛
灾除患”,“惩恶扶厉、护善治邪”和“鉴察司民、督官慑民”的职能。因此,除一般百
姓烧香敬神、祈求保佑外,凡地方官吏上任或有重大活动,都要到城隍庙祭祀誓约、
祝辞祈祷,及至城隍神、城隍娘娘生日和立夏、冬至、天贶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