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春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生态区的思考--以2006%27周庄年俗生态区的策划构想为例.pdfVIP

设立春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生态区的思考--以2006%27周庄年俗生态区的策划构想为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设立春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生态区的思考 ——以2006’周庄年俗生态区的策划构想为例(13 陈勤建孙琦马 汀 引言: 两年前第一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苏州论坛”上,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的理念和实践,我作了题为《生活相生活场生活流的演讲。2006年6月在文 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召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术会上,我又作了《恢复构建非 物质文化遗产生态场的思索的发言。今天的文章则是基于上述理论思考从工作层面 所作的实践性的策划。 中国传统的春节及其他节日,已于2006年5月正式人选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 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春节这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该如何保护呢?本文以 2006年周庄年俗生态区的策划构想为例,认为应该在地方自荐基础上,由国务院文化 部门统筹,在全国各地域城乡选几个点,设立春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生态区,以便 在和而不同的春节生活流中,探寻和建立保护模式,进一步弘扬我国春节群体文化生 命固有的精神内涵和民族特色,使之长流不息,代代相传。 一、春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亟须充实 虽然春节我们年年过,可是,仔细一推敲,春节的年味已大大减少了。在当今的 一些城市,人们过春节,有了五星级酒店山珍海味的“全家宴”套餐,却没有了传统 除夕年夜饭家人团聚,热气腾腾、忙忙碌碌的氛围;有了“春节联欢晚会”,却少了 ①本文是2006年初。应周庄党政领导口头邀请委托而作,草案提交后,本文因故未交付周庄, 今日与会研讨。 议曩二:中圈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区的设立及保护模式问囊 。 除夕守岁,爆竹烟火的绚烂场景;我们有了电话拜年,短信祝福,却没有了面对面迎 送揖拜、杯觞交酬时的亲切和温馨;有了守卫家中钱财的防盗门、密码锁,却没有了 守护我们心灵安宁的古老门神;有了不夜城通宵达旦的万家灯火,却没有了元宵火树 银花,灯火阑珊处那惊鸿一瞥。物质的富裕永远替代不了精神的缺憾,越来越多的事 实让我们感到过年的味道越来越淡了,春节众多的习俗渐渐从我们的记忆中消失了。 对于中国人,过年正在逐渐丧失其固有的意义,剩下的大概只有与“吃”相关的形式 内容。 春节,即中国人固有的流传了数千年的新年,一年的初始。 《说文解字》日: “年,谷熟也。”年是谷穗成熟的象征,中国人的年曾经与农业社会息息相关:春种, 夏耘,秋收,冬藏,年复一年,而新年正是在这样一个劳作与休憩的节点上。忙碌了 一年的人们渴望在这样一个辞旧迎新“行春之仪”的节日里,纵情欢娱,同时也是祈 愿来年五谷丰登,人丁兴旺。 一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苏州论坛~论文集一炳 节俗在我国人民中有极大影响,旧时所述风俗,大多即是指节俗而言。平时我们 讲四时八节,春节、元宵、端午、中秋、重阳等仅是一些笼统的大节,实际上一个大 节中还有好多小的节俗。从每个月看,至少有一二十项固定日子的习俗活动。生活在 民俗圈内的人们,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平均一天半就有一个群体性的节俗仪式,人们 几乎沉浸在节俗的海洋中了。 如最大的春节,从腊月初八腊八节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这段时间,称为“年节”, 其间有一系列传统年俗活动,又有多日可单独成节。以中国新旧年交替的前后两个 月即农历十二月及次年正月计算,据《清嘉录》记载的吴中节俗,按顺序为:跳灶 王、跳钟馗、腊八粥、年糕、冷肉、送历本、叫火烛、打埃尘、过年(即“赛神” 或“祭百神”)、盘龙馒头、念四夜送灶、灯挂挂锭、冬青柏枝、口数粥、接玉皇、 烧松盆、照田财、送年盘、年物、年市、年夜饭、安乐菜、暖锅、压岁盘(压岁 钱)、辞年、守岁、守岁烛、老虎柏子花、过年鞋、门神、神荼郁垒、欢乐图、春 联、封井、接灶、祭床神、撑门炭、节节高、富贵弗断头、年饭、画米囤、听响 卜、叛花、节帐、小年夜、大年夜;上面为十二月月朔起至除夕夜,共46项。正 月元日起,又有:行春、打春、拜春、拜牌、岁朝、挂喜神、上年坟、拜年、飞帖、 开门炮仗、欢喜团、黄连头叫鸡、看风云、称水、新年、烧十庙香、山川I坛迫

文档评论(0)

wuhuaiyu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