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与海洋文化孕育中的越文化.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利和海洋文化孕育中的越文化 高 利 华 一种文化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文化所处的自然 环境,而在长期的生存过程中为适应这种自然环境而形成的生 产方式又形成了这种文化的特色。越文化特色的形成,是与这 个地区河网密布、水利资源丰富和“西则迫江,东则薄海”的特 殊的地理环境相依存的。 、古越水利遗存和水利设施是 越文化形成的土壤 文化植根于环境,考古资料表明,越地先民在近万年前就发 明了水环境下的人工栽培水稻①,有栽培水稻必有人工灌溉。 在新石器时代,古越先民已经开始尝试摸索一些用于水稻栽培 的有效做法。据此,可以认识越地史前的水利面貌。 新石器时期越地主要的水利遗存有河姆渡遗址发掘的木构 井和良渚时期的水井和汲水的农具。20世纪在河姆渡遗址第 ①参见张恒等:《浙江嵊州小黄山遗址发现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中 国文物报)2005年9月30El。 水利和海洋文化孕育中的越文化6I 二文化层中发现的一口56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水井,是我国发 现最早的原始木构水井,是新石器时期越地原始水利的一个很 有代表性的遗存,它印证了上古典籍《周易》中“木上有水,井” 之说的真实性。水井的存在,有助于稳定水的供应,便于定居; 水井的发现,证实了早期越人不仅能从江河及地表获得生活用 水,亦能设法通过凿井从地下取水,这不能不说是人类水利史上 的质的飞跃。距今4000多年的良渚文化时期,水井的开凿和普 遍使用,对农业的旱涝保收与定居生活都起着重要作用。除了 水井外,考古工作者在湖州钱三漾遗址还发现有用于戽斗和捻 河泥的工具——木千筇,可知当时已使用了汲水的农具。这些 都可以看作史前越地农田水利设施的滥觞。. 历史时期的于越是一个经常受水患困扰的部族,生存之地 南靠会稽山地,北薄于东海,南高北低的地形,面临着洪水泛滥, 腹心之地低洼沼泽,潮汐出没,海水倒灌,“其民与鱼鳖鼋鼍杂 处”①。有史以来,水患是越地文明进程中始终绕不开的话题。 与吴国较早地记载了大规模地开凿运河“邗沟”、“胥溪”,治理 “三江”“五湖”,重视农田水利设施不同,有关早期越人的水患 治理,史书记载很少,仅流传着夏禹在会稽山得黄帝《水经》后 平水土的传说。历史时期,越地有案可稽的水患治理,是从句践 生聚教训开发塘堰水利为嚆矢的。 越王句践时期的“富中大塘”和“吴塘”,对发展越国的农业 生产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富中大塘”与“吴塘”,均处靠近山 ①陈绂:《翕公堂纪事》,《乾隆绍兴府志》卷十六。。 铂越文化与水环境研究 麓的平原地带,一在城东,一在城西①,它们的兴建为越国富国 强民、灭吴抗楚、争霸中原奠定了牢固的经济基础,也为东汉时 期马臻修筑鉴湖导夫先路。 东汉马臻在出任会稽太守时主持修建的鉴湖,是我国东南 地区最巨大的水利工程。汉时的会稽郡经常遭受水患之苦,马 臻到任后,在总结前人水利之得失的基础上,发动民众兴修水 利。他以会稽郡为中心,东至曹娥江,西抵钱清西小江,分别筑 堤拦洪蓄水,疏浚水道以平息水患。马臻主持的鉴湖水利工程。 是在句践时期“富中大塘”和“吴塘”的基础上进一步建设起来 的,其拦洪排灌和拒咸蓄淡能力大大增强。经过孙吴、两晋以来 的进一步整治开发,到了刘宋之时,史称会稽郡田“带湖傍海, 良畴亦数万顷。膏腴之地,亩直一金”②。自然环境有了根本改 变。鉴湖自开发以来,给历史上的绍兴带来的利益是无穷的,南 宋之前的鉴湖,外拒海潮的倒灌,内为蓄水之腹,灌浇良田9000 余顷,其工程效益至少持续了8个世纪。鉴湖是古代宁绍平原 上一个划时代的水利工程。鉴湖水利一方面使越地成为良田沃 畴、河湖交织的鱼米之乡,史称东土会稽一郡丰收,三吴不饥,水 利为农业经济的繁荣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另一方面,鉴湖水利对 塑造环境,孕育山川之灵秀、斯文之风尚也多有裨益。古人说, 山阴道上,山水之美令人应接不暇,文人墨客,纷至沓来。越地 自六朝以来文风大炽,地灵而人杰。鉴湖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 灌溉水利之功,还有通渠舟船之便和河网交织优美的水乡风光。 ①参见

文档评论(0)

wuhuaiyu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