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罗中立和米勒农民形象绘画比较研究.pdfVIP

罗中立和米勒农民形象绘画比较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罗中立与米勒农民形象绘画比较研究 关键词:罗中立 米勒 农民形象 绘画 比较研究 绪 论 一、选题依据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国家,农民都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群体,他们为社会 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到头来往往是付出的多,得到的少,挣扎在生存线上。在国 内外,有不少画家通过作品中的农民形象来寄托对农民的理解。也许正是农民任 劳任怨、勤劳善良的朴实性情感染了许多艺术家,使他们始终热衷于农民题材的 绘画创作,纵观中外美术史,几乎每个时期都有表现农民题材的佼佼者,法国画 家米勒和中国画家罗中立就是其中的两位。之所以会选择他们两位,是因为他们 两人的艺术不仅有着浓浓的共性也存在着独特的个性,他们的人生经历、对农民 特殊的情感致使他们同样的选择农民形象来作为自己艺术的主题;但由于他们所 处的时代不同、背景不同,也造就了他们不同的绘画形式与语言。在同时代的艺 术家里,也许他们不是最出色的,但他们的绘画艺术精神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值得我们继续传承。因此,笔者认为对他们两位艺术家绘画艺术中农民形象的研 究是有一定必要的,通过对他们绘画艺术的研究和分析,将会引起更多的人关注 底层农民,关注民生,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二、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目前对于米勒和罗中立的绘画艺术风格,对其研究往往是比较零散的、单独的文 章,把他们放在一起系统的从各个方面来进行剖析的还不多见。本文拟解决的难 点就是全面系统的从两位艺术家农民形象绘画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别进行比较 分析,两位具有一定共同特质的艺术家是如何以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打动一代又 一代观众,是我们当今绘画学习者的难题。 ……………………… 第一章 中西方以农民形象为题材绘画的发展脉络 第一节 农民题材绘画在二十世纪前欧洲的发展 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欧洲的洞窟壁画上就出现了一些对原始动物的描绘;中世 纪时代的绘画转为露天岩画,描绘的对象开始出现人类的身影,大多是表现狩猎 的情节,但在构图上具有了浓烈的生活气息。到了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和古埃及文 明时期的绘画,主要是墓室壁画,内容多表现墓主人生前的生活,但也有少数涉 及到了仆人们农耕劳动的情节,这可能就是农民题材绘画的源头。 第二节 农民题材绘画在中国的发展 明清时期山水人物都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反映现实题材和农民题材的绘画也多 了一些。明中期“吴门四家”的唐寅,画了很多农民题材的作品,比如 《江南农事 图》,就深切表达了对农民的理解和同情;清代黄慎的 《渔翁渔妇图》和罗聘的 《卖牛图》,不仅反映了农村生活,人物形象也透露出了农民淳朴的性格。与此 同时作为舶来品的油画艺术,自清朝也传入了我国,当时展现物象多为逼真写实、 色彩艳丽的表现,为皇室贵族们所喜欢,绘制肖像也成为上层社会的时尚,但是 由于画家所处的阶层和社会地位的制约,当时所画人物形象多为清宫皇室贵族、 富商等,表现下层劳动人民的形象在当时并未得以发展。 第三节 西方农民题材绘画对中国的影响 自十七、十八世纪起,中国的商品流向西方,独特的东方意蕴,精细的造型图案, 无不使西方人迷恋。中西交流源远长,不经意间也刺激了绘画的发展。西方理性 的绘画科学、丰富的色彩搭配都对中国的绘画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许多艺术 家提倡 西学东渐 ,跨出国门,远渡重洋到西方学习新的绘画知识,他们把学到“ ” 的新知识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运用到自己的画面之中。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以农为 本,农民题材必将为广大艺术家所表现,当油画作为一个舶来品进入中国以后, 越来越多的画家选择用它来表现自己对农民的感情与理想。西方的绘画对中国一 直影响深远,像蒋兆和的《流民图》就结合了中国的水墨画和西方的造型方式; 徐悲鸿先前在法国师从表现农民和渔民生活的画家达仰 布佛莱,回国后也一直• 热衷于表现劳动人民,影响了中国一代又一代人;像罗中立最有影响的作品 《父 亲》的表现形式,很明显地参考了美国画家查克 克洛斯的画风,他后期对农民• 形象夸张变形的表现形式与勃鲁盖尔的夸张形式有异曲同工之妙;还有王宏剑表 现农民的淳朴画风,也是受了米勒的影响,等等。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于农 民题材这一领域,中西的艺术家们都非常的关注,为后人留下了很多伟大的艺术 作品。 ……………… 第三章 罗中立与米勒绘画艺术15 第一节 罗中立与米勒绘处 15 1、绘画主题之同 15 2、人道主义精神 16 3、理性的真实表现 18 第二节 罗中立与米勒绘18 1、绘画内容之异 18 1.1 米勒的农民劳动场景 18 1.2 罗中立的农民生活场景 19 2、绘画语言之异 21 2.1 造型与构图之

文档评论(0)

youyang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