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透纳水彩风景画用笔风格的转变
郭丽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12)
摘要:透纳是19-世-纪英国最杰出的水彩风景画家之一,他的用笔方法,同时用笔趋向明碌化,与其早期的水彩风景画相比,更讲
有鲜明的艺术特色。他从接触地志图风景画开始学习水彩画,前期用 究用笔的表现,笔触更加放松、自然。
笔冷静、细致、和谐,带有明显的传统性。 1806年以后,透纳不再那么完伞尊崇古典绘画。他的典范是
后期用笔风格转变较大.变得生动、奔放,有运动感和强烈的 较温和的1711=c.纪衙兰绘画夫师。特别足亚伯特·凯普所描绘沉浸
表现意味。 于黄金与银色光线之中的田野与河流,深深为透纳所喜爱。透纳
关键词:透纳;水彩风景画;用笔;转变 以温润多雨的英困为主题的绘画发扬r凯普式的迷蒙光线与大气
的特殊效果,这在他后期作品中有更趋明显地表现。但直至I]19世
18世纪以前的英国绘画,几乎没有形成自己的民族传统, 纪20年代,透纳的用笔仍然以较冷静、精细的风格为主。比如,
也没有出现过具有伞欧意义的艺术大帅。18世纪初开始,在意大 1817年画的《梅叫斯》《科伯兰兹的摩赛尔桥》中有很明显的体
利、荷兰和法国风景画的影响F,经过众多英围艺术家的努力, 现。在《多塞特郡林姆瑞吉斯——狂风》此幅画中,仍保留有古
风景画在英国逐渐演进,终于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种,并涌现出一 典丰义绘画的理念,如画物象结构仍比较坚实,前后景致被安排
批杰出的风景画家。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在18世纪末驰骋英国 得层次分明、井然有序,使用精细光滑的笔触叠加,非常准确地
画坛亨誉欧洲的约瑟·马洛德·威廉·透纳(1775—1851)。 描绘了前景的树木、中景的湖泊及远处的山等景象,有均匀、宁
早期以精细描写风景的地志图水彩为出发点的透纳,不仅仅 静、和谐之感。
是模仿传统的风景画,而ft常常前往英伦三岛及欧洲大陆各地旅 我们可以看到,在透纳前期的水彩风景画中用笔更趋向于冷
行,进行观察和写生,从大自然中寻找灵感。当然,透纳并不只 静、细致、和谐,带有明显地传统性。
是单纯模仿自然,除了构成光线与大气之问浑然一体的画面外, 二、后期用笔的表现意味
也将个人的感情投入画中,尤其是他后期的作品礁现出很强的表 如果寻找一位其lⅢj血允满动能的水彩风景画家,那么透纳无
现意味。透纳出色的艺术成就以及超前的审美理念与风格,使英 疑是个典型。绘画是静态的,而之所以它是艺术而不足“静止”
国风景画摆脱了荷兰、法国和意大利绘画的束缚,甚至影响到 的图解,其内在的形式冈素所激发的运动感足最霞要的原因之
了欧洲,从而促使欧洲的风景耐摆脱r程式化的传统套路,达到 一。透纳的色彩是他画面力景和运动感的主要来源。但不可否认
了一个崭新的境界。透纳以绚阿缤纷的色彩,纵横驰骋的用笔, 的是,他后期的水彩画用笔,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高度表现的
饱含浪漫的激情,在画面上表现大自然的变幻光景。说到“用 意识,为表现画面动感起到匝大作用。
笔”,不得不提1785年老科岑斯在其名著《风景画画面构成的新 19世纪20年代初透纳的创作明显转向,随后十年便是实验与
方法》中提出的“笔痕”理论。他所说的“笔痕”,并不是指现 过渡的时期。最明显的重要转变是在色调_匕,即从自然写实的色
代美术中的随意性。后者只是强调以一种无意识的方式来表达出 系转向更加明亮更有力度的纯色。锄与此同时,透纳水彩画用笔
对现实世界的反应。老科岑斯的“笔痕”,强调用一种“抽象” 的表现意味口趋明显,如1824年画的《伦斯葛特》,用笔生动活
的水彩语言对“具象”的自然事物作出恰如其分的观察,符合典 泼,用具有表现倾向的笔触表现了涌动的海水和变幻的天空。其
型的“纯视觉”对“真实”的观察结果,间时又与中国画的“笔 实,早在1806年一1807年的画作《微风中的船》中,描绘天空和
墨”有着相当近似的性质。哪“笔痕”理论就足我们今天所说的 海水的用笔己初显放纵、粗犷的端倪。
“用笔”,也就是把对自然的观察转化为绘画性的各种笔触,近 与古典绘画风格所注重的明晰节制和秩序感不同的是,在透
看是笔触,远看足效果。“一笔”之中,形色兼备,画而自然会 纳后期的许多水彩画作中,用笔显得随意而不规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