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肿瘤药物市场飞得更高研究分析报告.docVIP

我国肿瘤药物市场飞得更高研究分析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肿瘤药物市场飞得更高研究分析报告.doc

  我国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开发最早始于50年代末期,60年代初已有生产品种。目前我国抗肿瘤药物的开发已从无到有,从少品种而发展到系列化生产。30多年来,特别是近10年来,我国抗肿瘤药物的开发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目前,我国抗肿瘤药物生产企业已发展到近三百余家。   我国抗肿瘤药物有7大类,160多个品种。国际上公认疗效较好的常用抗肿瘤药物有50-60种,我国大多数具有生产能力。WHO组织公布的常用抗肿瘤药物49个,我国能生产的就达40种以上,占86%以上。目前我国年生产抗肿瘤药物30多吨,主要分布在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等地。   根据慧聪邓白氏调查研究,我国医院对肿瘤用药的使用频率逐年上升,这一方面因为肿瘤疾病发病率的不断增高,其中肺癌、乳腺癌的发病率更是飙升;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使得更多的肿瘤疾病患者能够承受较为昂贵的医疗费用。根据慧聪邓白氏统计,2007年我国医院肿瘤用药销售额累计约为158.7亿元人民币,同比上一年增长高达61.2%,大大高于其它医疗药品的市场增长幅度。   长春花碱及其植物提取物处方量巨大   2007年,我国医院临床使用的肿瘤治疗药物(不含免疫调节剂)主要包括:长春花碱及其植物提取物、抗代谢物、抑制细胞生长性抗菌素、烷基化物、其他细胞生长抑制剂等五个亚类。在这五个亚类用药当中,临床使用量最高的是长春花碱及其植物提取物,2007年该类肿瘤用药约占总用药量的40%,远远高于其它同类药品。与此同时,随着长春花碱及其植物提取物的临床大量使用,该类药品直接带动了肿瘤用药市场的整体快速增长。   相比之下,近几年来烷基化物在医院市场的发展始终难有起色,2007年该类药品仅占全部肿瘤用药市场的3%。 多西他赛挑落紫杉醇市场霸主地位   2007年,我国医院肿瘤用药处方品种共计113种。其中,多西他赛成功超越紫杉醇成为医院销售额最高的抗肿瘤药品,2007年销售额累计为19.3亿元人民币,约占肿瘤用药市场的12.15%。   多西他赛是在对紫杉醇结构改造过程中合成出来的紫杉醇衍生物,生物利用度好,毒副作用小。该药品于1996年进入我国开始临床验证,之后正式上市销售。由于该药品上市之初价格比较昂贵,国内临床难以普及应用。自2002年起,国内多家医药企业开始仿制生产多西他赛,这为多西他赛价格下调提供了良好空间。近年来,随着医学界对多西他赛的研究逐步深入,该药品已成为国内医院临床治疗肿瘤的常用药品之一,其市场蕴涵着极大商机,一些国内研发机构更是将多西他赛列为重点仿制目标。   表1:2007年医院抗肿瘤药单品种销售份额TOP50    排序 药品名称 市场份额 排序 药品名称 市场份额 1 多西他赛 12.15% 26 乌苯美司 0.75% 2 紫杉醇 11.35% 27 氟达拉滨 0.75% 3 奥沙利铂 9.57% 28 索拉非尼 0.68% 4 吉西他滨 5.60% 29 羟喜树碱 0.67% 5 表柔比星 5.19% 30 氟尿嘧啶 0.66% 6 复方斑蝥制剂 5.04% 31 异环磷酰胺 0.65% 7 卡培他滨 4.99% 32 西妥昔单抗 0.64% 8 苦参素 3.24% 33 榄香烯 0.64% 9 吡柔比星 3.03% 34 塞来昔布 0.64% 10 吉非替尼 2.62% 35 多柔比星 0.64% 11 长春瑞宾 2.46% 36 维替泊芬 0.63% 12 利妥昔单抗 2.36% 37 平消胶囊 0.60% 13 奈达铂 1.83% 38 伊达比星 0.60% 14 鸦胆子油 1.76% 39 云芝多糖K 0.51% 15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1.51% 40 硼替佐米 0.49% 16 曲妥珠单抗 1.17% 41 替莫唑胺 0.49% 17 替加氟 1.09% 42 肿瘤坏死因子融合蛋白 0.46% 18 厄洛替尼 1.06% 43 甘氨双唑钠 0.45% 19 伊马替尼 1.01% 44 人参多糖 0.37% 20 高聚金葡素 0.96% 45 达卡巴嗪 0.33% 21 硝卡芥 0.88% 46 环磷酰胺 0.30% 22 顺铂 0.86% 47 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 0.29% 23 培美曲塞 0.82% 48 去氧氟尿苷 0.28% 24 卡铂 0.77% 49 亚砷酸 0.28% 25 阿糖胞苷 0.77% 50 博来霉素 0.27%   内资药企占据抗肿瘤药市场主体地位   在抗肿瘤药的医院市场竞争中,目前国内企业占据着市场主体地位。从2007年抗肿瘤药销售份额排名上看,占据排名榜首的是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肿瘤用药2007年销售额约占肿瘤用药整体市场的10.84%

文档评论(0)

cns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