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中语文-专题一、二检测卷-苏教版选修《史记》.docVIP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专题一、二检测卷-苏教版选修《史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一、二检测卷 (时间:90分钟 分值:120分) 一、基础知识(29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面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 B.女平水土,维是勉之 C.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 D.因举而笑之,不敢道 解析 A项“指”同“旨”;B项“女”同“汝”;C项“畔”同“叛”。 答案 D 2.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  封:封赏 B.俟后世圣人君子 俟:等候,等待 C.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 诛:杀 D.奸神命者乃旦也 奸:奸佞 解析 A项应为“封禅”;C项应为“惩罚”;D项应为“冒犯”。 答案 B 3.下面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前有谗而弗见/作西畤用事上帝,僭端见矣 B.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而又不能与死节者比 C.因举而笑之,不敢道/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D.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沛公乃置车骑 解析 C项,举:拿。A项,见:看见/同“现”,出现;B项,比:把……比作/并列;D项,置:交换/ 答案 C 4.下面加点的词语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孔子知言之不用 B.余甚惧焉,汝其念哉/女其往视尔事矣 C.为其有所刺讥也/然此可为智者道 D.余于是因《秦记》/因招樊哙出 解析 A项,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项,其:助词,表期望,一定/助词,表婉商,还是;C项,为:因为/对;D项,因:介词,根据/介词,趁机。 答案 A 5.下面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 B.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C.有余则用溉氵侵,百姓飨其利 D.山东从此无限 解析 A指“参与这件事”;B指“简便易行”;D指“没有险阻”。 答案 C 6.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 B.告纣之罪于天 C.学者牵于所闻 D.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解析 B项为状语后置句,A、C、D项均为被动句。 答案 B 7.下列各句中的活用类型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以明小子不敢臣周公也。 A.父不父则无道 B.国号曰夏后,姓姒氏 C.今溉田之 D.表六国时事 解析 例句和B项均为名词的意动用法。A项为名词作动词;C项为使动用法;D项为名词作动词。 答案 B 8.名句填充(任选8句,8分) (1)如切如磋,____________。 (2)投我以木桃,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景行行止。 (4)他山之石,____________。 (5)战战兢兢,如临深渊,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鲜克有终。 (7)____________,唇亡齿寒。 (8)____________毛将焉附? (9)人谁无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行而不远 答案 (1)如琢如磨 (2)报之以琼瑶 (3)高山仰止 (4)可以攻玉 (5)如履薄冰 (6)靡不有初 (7)辅车相依 (8)皮之不存 (9)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10)言之无文 二、文段翻译(10分) 翻译下列语段中画线的句子 9.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1)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禹的儿子启贤德,天下的人心都归向于他。 (2)所以诸侯都离开益而去朝拜启。 【参考译文】 过了十年,禹帝到东方视察,到达会稽,在那里逝世。把天下传给益。服丧三年完毕,益又把帝位让给禹的儿子启,自己到箕山之南去躲避。禹的儿子启贤德,天下人心都归向于他。等到禹逝世,虽然把天子位传给益,但由于益辅佐禹时间不长,天下并不顺服他。所以,诸侯还是都离开益而去朝拜启,说:“这是我们的君主禹帝的儿子啊。”于是启就继承了天子之位,这就是夏后帝启。 10.帝桀之时,自孔甲以来而诸侯多畔夏,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乃召汤而囚之夏台,已而释之。汤修德,诸侯皆归汤,汤遂率兵以伐夏桀。桀走鸣条,遂放而死。桀谓人曰:“吾悔不遂杀汤於夏台,使至此。”汤乃践天子位,代夏朝天下。汤封夏之后,至周封於杞也。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oai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