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中语文-专题九-出辞气远鄙倍活页规范训练 语文版选修《史记》.docVIP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专题九-出辞气远鄙倍活页规范训练 语文版选修《史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九 出辞气远鄙倍 (时间:45分钟 分值: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句子中,(  )(4分) 侍于君子有三愆       愆:过失 动容貌,斯远暴慢矣 容貌:指仪容举止 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 草创:事业初创时 雍也仁而不佞 佞:有口才 解析 C项草创:写草稿。 答案 C 对下列两组中“为”的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4分)       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解析 ①动词,做;②语气词,表反问;③动词,做,改作; 动词,担任。 答案 C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4分) A知者不失人 B.出辞气,斯远鄙倍矣 孔子于乡党 D.非不说子之道 解析 A项“知”通“智”。B项“倍”通“背”。D项“说”通“悦”。 答案 C 下列各句中,无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4分) 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 君子所贵乎道者三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 揖巫马期而进之 解析 A项寡,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少”。B项贵,形容词用作动词,“重视”。D项进,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进见”。 答案 C 名句填空。(5分) (1)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子曰:“______,鲜矣仁!” 答案 (1)人之将死 其言也善 (2)不可与言而与之言 失言 (3)巧言令色 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精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蘧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 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 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出,曰:“夫子不为也。”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 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 6.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4分) 君子所贵乎道者三    贵:重视 出辞气,斯远鄙倍矣 倍:通“背”,乖戾 夫子为卫君乎 为:当做,作为 便便言,唯谨尔 谨:恭敬,谨慎 解析 C项为:帮助。 答案 C 下列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4分) B. C. D. 解析 A项之: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于:介词,到/介词,从。C项焉:代词,相当于“之”/语气助词,了。D项如: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连词,表假设,如果。 答案 A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4分) 曾子在临死以前,以“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深深打动了孟敬子,使他最终接受了自己的主张。 蘧伯玉是当时的贤者,还要经常反省自己。使者把这件事告诉了 C.卫国国君即位后,其父与其争夺王位,这件事恰好与伯夷、叔齐两兄弟互相让位形成鲜明对照。子贡通过孔子对伯夷、叔齐的赞扬与评价,了解了孔子对此事最终的态度和看法。 孔子在乡里,在宗庙、朝廷之上,与下大夫言,与上大夫言,以及君主在朝时的表现各不相同,说明孔子是一个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善变的人。 解析 A项“深深打动了孟敬子,使他最终接受了自己的主张”原文中没有根据;B项“孔子在使者走后,不由得对此连声称赞”错,孔子称D项“说明孔子是一个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善变的人”错,孔子这样做是循“礼”。 答案 C 9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7分) (1)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整肃仪容举止,就会远离粗暴和怠慢;端庄脸色神情,就会近于诚信;讲究言辞语调,就会远离粗俗和乖戾。 (2)(孔子)上朝的时候,跟下大夫说话,温和欢悦的样子。跟上大夫说话,中和正直的样子。君主在朝的时候,恭敬谨慎的样子,郑重而又自然的样子。 (二)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生七岁,有僧奇之曰:“他日救时宰也。”举永乐十九年进士。宣德初,授御史。奏对,音吐鸿畅,帝为倾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oai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