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中语文-专题七-求诸己活页规范训练 语文版选修《史记》.docVIP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专题七-求诸己活页规范训练 语文版选修《史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 求诸己 (时间:45分钟 分值: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不舍昼夜          舍:停止 小人之过文 文:少,小 君子亦党乎 党:动词,偏袒,包庇 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讼:责 解析 B项文:文饰,掩盖。 答案 B 对下面各组中加点的词解说正确的一组是(  )(4分) 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解析 ①助词,宾语前置标志;②助词,“的”;③④均为第三人称代词,“他”“他的”。 答案 A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4分) A君取于吴, B.非不说子之道 孙以出之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 解析 A项“取”通“娶”。B项“说”通“悦”。C项“孙”通“逊”。 答案 D 下列句子与“不患莫己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4分) 学之不讲 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 子将奚先 解析 C项是介词结构后置,其余是宾语前置,与例句相同。 答案 C 名句填空。(6分) (1)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不舍昼夜。” (3)子贡曰:“君子之过也,________________;过也,____________;更也,__________。” 答案 (1)不患莫己知 求为可知也 (2)逝者如斯夫 (3)如日月之食焉 人皆见之 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精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 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 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4分) 可使治其赋也       赋:赋税 百乘之家 家:大夫的封地 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 说:称赞 君子亦党乎 党:结党 解析 A项赋:兵赋,这里泛指军政。C项说:通“悦”,喜欢。D项党:偏袒,包庇。 答案 B 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4分) B. C. D. 解析 D项而:连词,表假设,如果。A项所以:用来……的/……的原因。B项/代词,我。C项与:介词,和/动词,交好,结交。 答案 D 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孔子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名望,有没有官职,都是无关紧要的,关键是要有学识,有修养,有才能,能够胜任各种工作。这说明了孔子在人生追求中重真才实学而淡泊名利。 孔子对自己的三个学生进行评价时,认为他们有的可以管理军事,有的可以管理内政,有的可以管理外交。他们虽然各有自己 C.冉求对于学习孔子所讲授的理论产生了畏难情绪,认为自己的能力不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非常吃力。但孔子认为,冉求并非能力的问题,而是他思想上的畏难情绪作怪,所以对他提出批评。 鲁昭公娶同姓女为夫人,违反了礼的规定,而孔子却说他懂礼。这是孔子在“为尊者讳”。孔子以维护当时的宗法等级制度为最高原则,所以他自身出现了矛盾。在这种情况下,他又不得不自嘲似地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事实上,他已经承认偏袒鲁昭公是自己的过 解析 A项中“孔子……淡泊名利”错。 答案 A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力量不够的人,会在半路上因为走不动而停下来。现在你却画地自限,原地不动。 (2)我真幸运,一旦有了过错,人家一定会知道。 (二)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景公之时,霖雨十有七日。公饮酒,日夜相继。晏子请发粟于民,三请,不见许。公命柏遽巡国,致能歌者。晏子闻之,不说,遂分家粟于氓,徒行见公曰:“霖雨十有七日矣,坏室乡有数十,饥氓里有数家,百姓老弱,冻寒不得短褐,饥饿不得糟糠,敝撤无走,四顾无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oai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