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浪县土地沙漠化防治对策研究
古浪县林技中心 彭金凤 甘肃古浪 733100
摘要:甘肃省是中国沙漠分布面积较大,且荒漠化危害严重的省份之一,而古浪县是甘肃荒漠化较严重的地区,该文就针对沙漠化对本地造成的危害,以及在该区荒漠化现状,发展与治理进行论述,并分析荒漠化发生发展的原因,从而进一步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沙漠化成因防治对策
Degenerative Reality and Controlling Countermeasure of
Desertification in Gulong County
Abstract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detailed information of desertification damage to Gulang County ,its developing tendency and reasons of desertification was analyzed ,then,several feasible measures of preventing desertification were put forward.Key words Desertification Status quo Countermeasure
引言
自1987年世界沙漠化会议和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后资源 与环境问题逐渐提到各国首脑的议事日程之上,沙漠化与可持续发展也成为也人天注的热点话题。沁佑一计2000年全世界有1/ 3耕地的土产力将因侵蚀加剧而大幅下降(UNEP 1982),有37.7亿hm-土地接近荒漠化(UNEP1984)。目前全球每年因荒漠化损失的耕地超过0.1亿hmi,因土地荒漠化减产损失约260亿琴,我国有近代荒漠化土地0.334亿hmZ,风沙化王地370万h斌,包括264 Ifihm风沙土耕地,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近1/J ,27.30%国土而积受到风沙威胁每年造成的损失高达540多亿元,其中三北12省自治区沙尾百积占全国沙区总面积的90%以上并且荒漠化面积仍以每年约2100lm2的速度增加。
甘肃省是全国荒漠化土地分布大省,沙漠化土地面积1428.9hm2,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7%,且在地理和环境梯度处于全国荒漠化监控和防治的前沿地带,其中河西沙漠化土地面积占全省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的98.4%。因而在河西沙区进行沙漠化监测与防治是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而古浪县作为河西沙区沙漠化的重点侵蚀区,50年代以来,经过几代人的长期不懈努力,积累了大量的防沙、治沙经验。本文旨在通过对古浪县的沙漠化现状的分析,从自然、人为两方面透析沙漠化成因,并结合实践经验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对策。
1区域概况
1.1自然地理条件
1. 1.1地形地貌:该县地理坐标为北纬370 20‘-370 54,,东径102“56‘-1030 54’,东靠景泰,东北、北部与内蒙接壤,南接天祝,井、河、黄灌区交错分布,海拔1550m-1900mo
1. 1.2气候条件:气候干燥,降雨稀少,蒸发强烈,昼夜温差大,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夏季酷热,秋季干旱,冬季寒冷,平均温度7. 6 0C,常年盛行西北风,平均风速3. 3m/s。
1. 1.3水文:平均降雨量180mm左右,降雨稀少,分布不均。且主要集中在7, 8, 9三个月,一年蒸发量1824mm、,是降雨量的10倍。
1.1.4土壤:主要为灰钙土、栗钙土土地,绿洲灌淤土、风沙土的垂直分布,沙漠化地区风沙土为主。沙地较平缓,沙粒较小,持水量高、土壤养分较丰富,沙漠旱作造林成活率较高。
1. 1.5植被:天然植被有白刺、苦豆子、沙生针茅,人工造林主要是沙枣、花棒、白榆、梭梭、毛拧条为主的旱作造林,杨树为主的农田防护林、苹果、梨、枣、李为主的经济林。
1.2社会经济状况:该县境内沙化土地分布范围很广,涉及94个行政村,825个村民小组。2001年末总户数27540户,总人口1309779人,劳动力65437人,总耕地34.2万亩,人均占有2.61亩,2001年农业总产值10802万元,乡镇工业总产值9131万元,粮食总产量64739吨,农民人均收入1180元,人均有粮94.3公斤。
2沙漠化危害现状
2.1沙漠化危害结果
沙漠化给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其危害结果表现在:1.破坏生态平衡,使环境恶化与土地生产力严重衰退,危及当地人民的生存发展、加重了贫困程度,部分地方出现了生态难民;
2.导致大面积可利用土地资源的丧失,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3.严重威胁村、交通、水利、工矿设施及国防基地的安全,影响农业生产, 每年造成大量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成为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2.2沙漠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