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中国地球物理2011 ·9l·
(3)特大地震发震构造研究
龙门山中段地壳结构与汶川地震发震构造
CrustalStructureoftheCentral Mountainand tectonic
Longmen Seismogenic
ofWenchuan
earthquake
嘉世旭刘 志徐朝繁刘保金张成科赵金仁林吉焱
JiaShixuLiuzhiXuChaofanLiu Zhang ZhaoJinrenLin
Basin Chengke Jiyanyan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郑州市450003
E—mail:jiasxlll@sohu.corn
青藏高原地壳东流物质在周边刚性地块阻挡下造成了东北缘祁连山、六盘山,东缘龙门山等强烈隆升、
规模宏大的褶皱造山带。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强烈地逆冲褶皱抬升,5·12汶川地震前地表断裂带较长时
间的弱滑动速率以及5·12地震在构造上的特殊性吸引了中外地球科学家对此进行探索研究。
1.龙门山中段及两侧深地震测深观测系统
为探测研究龙门山地震构造,新设计的深地震测深测线由四川盆地中部遂宁向西北过绵竹,穿越龙门
山中段、5·12地震极震区上川西北高原,经茂县、黑水,终于阿坝县,全长500km。沿测线设计了地震
宽角反射和龙门山褶皱造山带的地震高分辨折射联合观测系统。测线共设13炮点,构成了以龙门山为中
心,探测四川盆地、川西北高原及接触耦合带地壳上地幔构造较为完整的主动源地震观测系统。
2.初步结果解释
利用动力学射线追踪Seis83程序完成剖面12个炮点的反射、折射波组震相的二维速度模型走时拟合
构造单元的沉积盖层,壳内速度分布、界面形态进一步分析得到:
1)四川盆地与川西北高原地壳结构的差异
西北高原内部相对稳定的中生代早期(T)盖层和龙门山褶皱隆起区结晶基底露头的构造差异。
了青藏高原上部地壳的脆性形变,岩石主要表现为构造变形而介质性质速度变化甚微:
示了扬子古板块西侧一四川盆地与华北克拉通西侧—鄂尔多斯盆地类似的稳定地壳结构特征。川西北高原中下
地壳介质速度体现为随深度加深没有明显增加,为多界面、正负相间的速度结构.平均速度比四川盆地低约
0.3km/s.下地壳局部区域甚至相差0.6km/s,清晰地显示出青藏高原地壳构造形变及介质性质改变主要发生区域。
2)龙门山中段地壳结构与地震发震构造
龙门山中段地壳显示了与两侧四川盆地、川西北高原截然不同的结构构造特征:
竹汉旺一黑水西)褶皱带与壳幔界面由四川盆地边缘约40kin逐渐加深至黑水西的54kin的过渡带对应。
褶皱带东侧龙门山地表的强烈隆升(带内众多断裂及峡谷)对应于壳幔界面由西向东抬升的东部边界。
(2)龙门山中段褶皱带地壳结构。龙门山中段壳内介质速度与东侧四川盆地由上向下形成了
0.2~o.6km/s的速度差,构成了下宽上窄低速通道。壳内界面明显增多、多条界面由西向东延伸消失于盆地
边缘,与盆地边缘形成了近似垂直的断裂分界。下地壳多界面对应于龙门山褶皱带向东抬升了约7km,上
地壳的三条界面对应于中央断裂出现局部范围强烈凸隆(约5kin)。整个龙门山中段地壳显示为低速破碎、
由多条断层形成下宽上窄的巨型断裂带。
(3)龙门山褶皱带地震构造环境。青藏高原地壳东流物质持续作用,褶皱带上部地壳受由西向东逆冲
增生层间界面的脆性形变与中下部地壳的塑性流变在四川盆地稳定坚固的中下地壳岩性介质强力阻挡下
被迫沿盆地边缘上冲的共同作用,在盆地西侧边缘形成“拔地而起”的龙门山,并在褶皱造山带中上地壳
的脆韧转换带及以上的脆性层造成龙门山强震孕育的构造背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粗轧机AWC液压控制系统故障原因分析和改进.pdf VIP
- 2025年中国银行社会招聘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草原》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ppt VIP
- 市属投资集团公司下属企业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办法.pdf VIP
- 2025中国银行社会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中国银行新疆区分行社会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中国银行新疆区分行社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叉车司机(技师)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 2025中国银行新疆区分行招聘82名工作人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大模型时代的具身智能.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