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制及其性能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1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Research on Prepar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Self-compacting concrete A Thesis Submitted to Chongqing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Engineering by Yan Lin Supervisor: Prof. Yang Chang Hui Associate Prof.Wang Chong Major: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 Chongqing, China. April 2008 中文摘要 摘 要 自密实混凝土因其良好的粘聚性、稳定性和匀质性,具有极佳的自密实性能 且利于施工等特点,大大简化了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 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施工 质量,缩短施工工期,减少噪音污染。自密实混凝土已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 但在重庆应用自密实混凝土的的工程案例较少。 本论文结合重庆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原材料特点,对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制 及其性能展开了研究:试验研究了原材料和配制参数对自密实混凝土流变性能、 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测试分析了 自密实混凝土的微观结构特点。在试验 室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自密实混凝土生产与施工模拟试验,测试了模拟结构实 体的性能。研究结果对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制与应用有较大的借鉴价值。 试验结果表明: ① 本试验条件下,水胶比和胶凝材料总量分别为 0.30 和 580kg/m3 时,所配 制出的 C60 自密实混凝土综合性能较优;当水胶比和胶凝材料总量分别为 0.30 和 3 580Kg/m ,固定粉煤灰和矿渣微粉总替代水泥量为 30 %,粉煤灰和矿渣质量比为 15%:15%和 10%:20 %时,自密实混凝土流变性能、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均较 优;固定粉煤灰和矿渣替代水泥量分别为 5 %和 15%,复掺硅灰后,自密实混凝 土的拌合物流变性能和工作性能先改善后变差,复掺量为 5 %~7.5 %时,自密实 混凝土流变性能、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均较优。 ② 不同的细骨料细度模数下,随细骨料砂率增大,自密实混凝土的拌合物流 变性能和工作性能均先改善后变差,且其最佳砂率随细度模数的增大而减小。本 试验条件下,选用细度模数为 Ms=2.4 的河砂,自密实混凝土抗压强度较大;河砂 细度模数 Ms=2.7 情况下,砂率为 48 %时,自密实混凝土流变性能、工作性能和力 学性能均较优;使用混合砂配制的自密实混凝土,其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均能达 到― 自密实‖要求。其中,当混合砂砂率为 48 %、机制砂和特细砂质量比 1:1 时, 所配制的 C60 自密实混凝土流变性能、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均较优。 ③ 粗骨料颗粒形状指数 I 越大、级配越好,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的粘度越小, 其流变性能和工作性能越好,力学性能也越好。本试验条件下,10~20mm 石子和 5~10mm 石子质量比为 5:5 时,自密实混凝土综合性能较优。 ④ 留盘试样强度与拌合物入模高度有关,试样制作时,拌合物入模高度控制 在 50cm 以内有利于混凝土均匀性和强度稳定性提高。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时,自密 实混凝土的强度应优先采用统计方法评定。 ⑤ 显微硬度测试、ZEISS 金相显微镜和 SEM 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与普 I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通振捣混凝土相比,所配制出的

文档评论(0)

ltt200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