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少数民族戏曲古籍文献刻不容缓——浅谈公共图书馆在少数民族戏曲古籍文献保护中的重要作用.pdfVIP

保护少数民族戏曲古籍文献刻不容缓——浅谈公共图书馆在少数民族戏曲古籍文献保护中的重要作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保护少数民族戏曲古籍文献刻不容缓 ——浅谈公共图书馆在少数民族戏曲古籍文献保护中的 重要作用 罗盘若 (广西图书馆广西南宁530022) 【摘要]少数民族古籍尤其是记载地方戏曲的古籍底数不清并且大部分散落民间,应着眼于 加大收藏力度,拓展收藏范围,加强研究保护,充分发挥各级公共图书馆在少数民族古籍和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主体地位和重要作用,探索少数民族地区戏曲古籍文献保护的有效 途径。 [关键词】少数民族戏曲古籍文献收藏 广西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区。在整理、研究、保护、开发承载少数民族文化的文献典籍, 迸一步保护收藏少数民族古籍工作中应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本文试以地方戏曲古籍保护为 例,浅谈公共图书馆在少数民族古籍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1.广西少数民族戏曲古籍文献保护刻不容缓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壮族自治区,共有壮、瑶、苗、京、水、彝、侗、汉、仫佬、 仡佬、回、毛南等12个民族长期居住。在绵长的历史发展中,不仅创造了大量的少数民族 物质文化遗产,还创造了丰富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神话、史诗、歌谣、音乐、 舞蹈、戏曲、曲艺、绘画、刺绣、印染等各种文学艺术,技艺礼仪,节庆和体育竞技活动。 2006年国家公布的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传统戏剧类以92项位居入选数量榜首。广 西在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有19个项目,那坡壮族山歌、桂剧、彩调剧、壮剧、采茶 戏位列其中。 广西自古称“歌海”,除了广为传唱、广为人知的“刘三姐歌谣”外,另一种艺术形式 就是广西少数民族地方戏曲。广西壮族自治区戏剧研究室和中国戏剧家协会广西分会编印的 广西戏剧史料丛书之一《广西戏剧史料集》中就有广西少数民族地方剧种在古籍中存在的记 录: “广西地方剧种有桂剧、彩调、邕剧、壮剧、采茶、傀儡、侗戏、苗戏、师公戏、牛娘 戏、丝弦戏等等”,该书辑录了历代史籍、方志、奏谕、尺牍、笔记、杂录、日记、流记、 序跋、诗词、碑记、决议、条例、布告、启事中有关广西戏剧活动的记载。按此书搜集记 载,共有137本方志史籍等古籍记载有少数民族地方戏曲在当时的演出情况。其中在1636 年的《乐业县志)中记“春王正月。此时工作稍暇,为农人休息之期,由元旦至元宵士女游 行,徵歌行乐,并舞狮龙、唱采茶,以歌舞太平”;清嘉庆十八年《永安州志》中记“迎春 日,乡村男妇集城竞看演故事、迎土牛、啖春饼。元宵自初十至十六,各门悬一灯,选清秀 孩童艳妆女服,携花篮,唱采茶歌。或演故事,赛龙灯,嬉戏为乐”;清光绪《河池州志 】丝!匿E嚣噩圆鲤窒!四! =; 和《续修修仁县志》.、 《西延轶志》、道光《庆远府志》和《兴安县志》、康熙《荔浦县志》、 雍正《平乐府志》、乾隆《全州志》等等均有广西各地唱采茶的记录。由此可见,在广西历 史上少数民族戏剧传播范围广,流传时间长。 然而,与史书上“戏曲兴盛”的概性记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今保留下来的古籍记载 唱词、演出本少之又少。以桂剧为例,桂剧自明末清初形成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被周 恩来总理称为中国十大剧种之一。相传桂剧“大小本杂八百出”,但被专门收藏机构收藏的 剧目和声腔音乐极少。清唐景崧因个人极喜爱桂剧,曾编写了《看棋亭杂记》一书,书中记 录了40部桂剧剧本,但时至今日,在广西图书馆也只保存有1956年广西戏剧室请老艺人口 授记录的16本剧目并合为《看棋亭杂记)十六种》一书。壮剧、采茶戏等藏本更是难得一 见。由此可见,少数民族戏曲古籍文献保护刻不容缓,公共图书馆作为综合性的收藏机构, 对少数民族戏曲古籍文献保护责无旁贷。 2.强化公共图书馆对少数民族戏曲古籍文献的收藏功能 广西的民族文化形式丰富、内容浩繁,地方戏曲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不同时代广西少数 民族生活的风俗习惯,它是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和传承纽带,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是 地方戏曲古籍文献的记载研究对象,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自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一直在不同时期开展少数民族古籍保护研究,也取得了较好的成 果。广西一些剧种得到了保护和发展,但由于诸多原因,作为承载本地区少数民族文化遗存 的少数民族戏曲古籍文献底数不清,藏本缺失的问题仍相当突出。许多富有历史、民族、 民俗、文化

文档评论(0)

whl0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