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附子理中丸(汤).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略谈附子理中丸(汤) 刘丛江 (吉林省通化市第二人民医院134003) 摘要本文试图对扶阳派重要方剂之一附子理中丸(汤)追溯方的出处,欲见其本来面目,并 述丸剂当今药典的处方标准及现代临床汤剂常规用法,对此方适应证、主治尝试加以分类,条分缕析, 便于应用。摘录古今医家对此方中药味配伍组合精当言论,合为该方方义,列举医案,以证附子理中 丸(汤)的奇效。 附子理中丸(汤)是仲景《伤寒论》的理中丸(汤)加附子演变而来。真正以附子理中丸(汤) 单独列方成名并于方书中单独以丸名始于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宋阎季忠《阎氏d,JL方论》亦载 有此方。从年代讲,《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在前,而单独以汤剂为名应源于宋陈言的《三因极一病证 方论》。 一、附子理中丸(汤)药剂原方 1.《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之五治痼冷 内容:治脾胃冷弱,心腹绞痛,呕吐泄利,霍乱转筋,体冷微汗,手足厥寒,心雷鸣,呕哕不止, 饮食不进,及一切沉寒痼冷,并皆治之。 黑附子(炮,去皮、脐)、人参(去芦)、干姜(炮)、甘草(炙)、白术各三两。 上为细末,以炼蜜和为丸,每两作十丸,每服一丸,以水一盏化破,煎至七分,稍热服之,空心 食前。 2.《阎氏d,JL方论》第三十九方 附子理中丸:治脾胃寒弱,风冷相乘,心痛霍乱,吐利转筋。 人参(去芦)、白术(锉)、干姜(炮)、甘草(炙,锉)、黑附子(炮去皮脐)各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一两作十丸,每服一丸。水一盏,化开,煎及七分,稍热服,食前。小儿分 作三二服,大小以意加减。 3.《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二中寒治法 治五脏中寒,口噤,四肢强直,失音不语。昔有武士守边,大雪,出帐外观瞻,忽然晕倒,时林 继作随行医官,灌以此药两剂遂醒。 大附子(炮去皮脐)、人参、干姜(炮)、甘草(炙)、白术各等分。 上为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煎七分,去渣,不以时服,口噤则撬开灌之。 4.《郑钦安医书阐释》医理真传卷二 阳虚症门问答 附子理中汤用治阴盛格阳证。 附子l枚,白术五钱,干姜五钱,人参二钱,炙甘草三钱。 5.《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792页 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 附子(制)1009,党参2009,白术(炒)1509,干姜1009,甘草1009。 大蜜丸,每丸99;水蜜丸,口服液。大蜜丸1次l丸,水蜜丸1次69,1日2~3次,孕妇慎用。 从上述古之原始方剂附子理中丸(汤)虽来自不同的方书,但药物中干姜均为炮姜,附子均为炮 附子,炮姜缓和干姜之辛味,更合胃喜润凉之性,且有止血功能,但现今无论《药典》还是临床应用 汤剂中多用干姜。我们在这里丸剂均以《药典》为准,汤剂以《郑钦安医书阐释》里所述为准加以阐 ·86· 2Q12盛叠:筮三届国睦丛堕硷鳖暨复垂昼全国基圈逾堑 述。其中《药典》中以党参代替人参,临床汤剂中也有很多以党参代替人参。张锡纯认为,古之人参 即今之党参,这有待于今后进一步考证。岳美中认为,仲景附子制方在丸剂中用炮附子,而在水煎汤 剂中一律用生附子,我们在临床中应根据病情及自己的用药经验加以斟酌灵活选用。 根据上述原始方书中总结归纳,附子理中丸(汤)主治症为: 治五脏中寒,脾胃寒弱,风冷相乘,心腹绞痛,呕吐泄利,完谷不化,霍乱转筋,四肢强直,失 音不语;治脾胃冷弱,体冷微汗,手足厥寒,心下逆满,腹中雷鸣,呕哕不止,饮食不进,及一切沉 寒痼冷,并皆治之。 具体来说,主要应用以下几方面: (1)消化系统方面:脾胃虚寒、腹泻频繁无度、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逆满、霍乱。 (2)痛证中寒:心痛、腹痛、经痛等。 (3)精神状态方面:阳虚导致精神萎靡、困倦、无力、失音不语。 (4)末梢循环障碍:畏寒、肢凉,乃至厥冷。 (5),bJI,慢惊,病后喜吐涎沫。 (6)其它:阴盛格阳证,阳虚失血、胸痹、四肢强直、浮肿等。 (7)舌质淡,苔白,脉微。 二、附子理中丸(汤)方义 附子理中丸(汤)是仲景《伤寒论》的理中丸(汤)加附子演变而来,先天后天并补为一体,脾 肾双补之方,所谓“命门益土母温矣”。“名日理中,实以燮理之功,予中焦之阳也”。附子为大辛大 热之药,有回阳补火、温中止痛之功,可补一身之阳。与大辛大热之干姜相配,相须为用

文档评论(0)

wuhuaiyu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