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一:你变我变大家变().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题一:你变我变大家变().doc

主题一:你变我变大家变(1) 太仓市浮桥幼教中心备课表 班 级:大一班 第 1 周 主题名称:你变我变大家变(1) 时间:9.2 执教者:施亦青 活动:小兔逃跑 活动目标: 1.理解作品中母子之间的亲情,体验“你变我变”的情趣。 2.能通过大胆想象、创编,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母子的亲情。难点:体验你变我变得情趣,并通过想象、创编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策略:通过PPt理解故事内容,通过游戏来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 活动反思: 活动准备: 1. 故事磁带 2.《小兔逃跑》PPT 活动过程: 一、谈话讨论。 1.师:有只小兔想离开家,它说:“妈妈我要逃跑啦!”妈妈说:“你逃跑我就知道。”小兔说:“我变成小鱼。”妈妈说:“我 变成钓鱼的人。”你们知道小兔还会变成什么?妈妈又会变成什么呢? 2.幼儿猜测小兔和妈妈各自会变成什么。如:小兔变老鼠,妈妈变猫等 3.引导幼儿讨论“小鱼”和“钓鱼人”、“老鼠”和“猫”之间的关系。 二、倾听故事。 1.完整欣赏故事一遍。 2.根据故事内容回答问题。 ——妈妈为什么要去追小兔? ——小兔和妈妈分别变成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变? ——最后小兔还想逃跑吗?为什么? 3.教师再次完整讲述故事一遍,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4.如果你是小兔你想变什么?(幼儿自由发挥想象为下面游戏做铺垫) 三、游戏:你逃我追。 1.幼儿自由两两结伴做游戏。如:一幼儿说"我变小鸟“,一个幼儿说"我变大树";一幼儿说"我变小脚",另一个幼儿说"我变鞋子"。如此循环。 2.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追逃”关系,也可以加上动作,使其更形象、生动。 太仓市浮桥幼教中心备课表 班 级:大一班 第 1 周 主题名称: 你变我变大家变(1) 时间:9.2 执教者:施亦青 活动内容:鼓儿变变变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的旋律和结构,能用动作表现乐曲的节奏。 2.体验与同伴合作造型、共同游戏的快乐。重点:与同伴游戏的过程中感受乐曲的旋律、节奏。难点:能用身体动作准确地来表现乐曲的节奏。策略:通过身体变小鼓的游戏来感受乐曲的旋律和结构。 活动反思: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或CD。 2.观看过各种鼓的造型或图片。 活动过程: 一、我的身体变小鼓 1.今天我们来玩敲鼓的游戏,我们的身体可以变成各种各样的鼓,身体的哪些部位可以当小鼓呢? 2.引导幼儿感受A段乐曲,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并随音乐节奏敲击身体的某一个部位。 二、小手变小鼓 1.我们的小手可以变小鼓,用一只手掌当鼓面,另一只手敲击“鼓面”。 2.变一变小手的位置,我们的小手可以伸得高高的放在头顶,变成“高高鼓”;可以把手掌搭在肩膀上,变成“肩膀鼓”。 3.引导幼儿表现B段乐曲:旋律部分用手表现鼓的造型,节奏型部分敲击“鼓面”。 4.幼儿跟随音乐完整表现AB两段的敲鼓动作。 三、两个朋友鼓 1.两只手掌可以变成“两面鼓”,两面鼓可以用什么动作来造型。 2.幼儿尝试用两只手掌表现鼓面的造型。 3.鼓励幼儿用肢体动作大胆地表现不同造型的两面鼓,如:手掌一高一低,变成“高低鼓”;双手交叉,手掌朝外,变成“交叉鼓”,等等。 4.幼儿表现两面鼓的造型动作,教师扮成鼓手敲击幼儿的手掌,幼儿配合发出“嘿嘿”声。教师赞赏幼儿有创意的造型。 5.两个幼儿变成“朋友鼓”,面对面站立。A段音乐时,两人各自敲击身体的某一部位;B段音乐时,两两合作,一人用手掌摆出两个鼓面的造型,另一人敲鼓。 四、我们是套架子鼓 1.几个朋友在一起可以变成一套“架子鼓”。架子鼓有高有低,你们能变成“架子鼓”吗? 2.幼儿5人一组,合作表现“一套架子鼓”的造型,教师扮演鼓手敲击“鼓面”。 3.分组游戏。A段音乐时,幼儿敲击自己的身体;B段音乐时,幼儿合作表现“架子鼓”(鼓手由该组的幼儿轮流扮演)。 太仓市浮桥幼教中心备课表 班 级:大一班 第 1 周 主题名称: 你变我变大家变(1) 时间:9.3 执教者:施亦青 活动:哪里变了 1.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2.运用比较的方法,感知空间、数量的变化。1.新增加玩具若干种;活动室桌椅、玩具柜等摆设有所变化。 2.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1页《哪里变了》,笔。 活动过程: 活动室的东西摆放变了 1.开学了,我们的有什么变化?哪些? 2.请幼儿讲述自己观察的结果,引导幼儿发现升上大班后班级物品、玩具的变

文档评论(0)

zjianq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