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材料导报
超支化聚合物合成的研究进展 /高 瑞等 ·383 ·
超支化聚合物合成 的研究进展
高 瑞 ,顾嫒娟,梁国正,袁 莉
(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材料工程系,苏州 215123)
摘要 超支化聚合物是一类具有高度支化结构的体型大分子,其独特的结构赋予其具有不同于传统线性聚合物的
性能,显示 出广 阔的应用前景 。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是超支化聚合物研究的重要 内容,合成方法对超支化聚合物 的结构和
性能有重要影响。对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 了归纳介绍,其中主要涉及传统的缩聚聚合、活性聚合、离子聚合、开环聚
合 以及一些新型的聚合反应 ,同时论述 了各种合成方法的优 点和局 限性 。
关键词 超支化聚合物 合成方法 缩聚聚合 活性聚合 离子聚合 开环聚合
RecentAdvanceonSynthesisofHyperbranchedPolymers
GAORui,GU Aijuan,LIANGGuozheng,YUANLi
(DepartmentofMaterialsEngineering,CollegeofChemistry,ChemicalEngineeringandMaterialsScience,
Soochow University,Suzhou215123)
Abstract Hyperbranchedpolymerisakindofmacromoleculeswithhighlybranchedstructure,itsuniquestructure
endowsitwithspecialpropertiesdifferentfrom typicallinearpolymers.Assynthesisofhyperbranchedpol3anersisoneofim
portantsubjectsonhyperbranchedpolymerresearch,thesyntheticmethodshaveanimportantimpactonthestructureand
propertiesofhyperhranchedpolymers.In thispapertherecentadvanceon synthesisofhyperbranchedpolmy ersarere—
viewed。mainlyrelatedtotraditionalcondensationpolmy erization,activepolymerization,ionpolymerization,ring-openingpo
lymerizationaswellassomenew typesofpolymerizationreaction,andtheadvantagesandlimitationsonavarietyofsynthe
ticmethodsarediscussed.
Keywords hyperbranchedpolymer,syntheticmethod,condensationpolmy erization,activepolymerization,ionpo
1ymerization,ring-openingpolymerization
注意几个问题 :(1)反应基 团A和 B在催化作用下或经适 当
0 前言
的活化后 ,只能相互反应 ;(2)在催化剂作用或活化后 ,基 团
树形大分子分为树枝状大分子和超支化聚合物 ,都是 由 A和B的反应活性应当足够高,以利于聚合物的合成;(3)应
一 系列的支化单元组成。树枝状大分子具有高度对称结构 , 当防止副反应 ,以免增长聚合物链失活;(4)每 1个增长链应
一 般要通过多步反应制得 ,每步反应都应严格控制反应物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Bi0.5Na0.5TiO3基无铅压电陶瓷应用的研究进展.pdf
- Bi2Te3基热电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研究.pdf
- Bi3+、Y3+掺杂对Gd2(MoO4)3:Eu3+发光性能的影响.pdf
- CA—FE法凝固组织数值模拟的应用研究进展.pdf
- CaO—B2O3-SiO2微晶玻璃LTCC基板的烧结性能研究.pdf
- CdM004微球的微波辅助法快速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pdf
- Ce—TiO2粉体的结构与性能研究.pdf
- Ce掺杂的锐钛矿型纳米介孔TiO2(Ce—MTiO2)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活性研究.pdf
- Co3(Ge,W)析出相弹性性质第一性原理研究.pdf
- CoFe合金薄膜的制备及原子力表征.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