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统一大市场:结构性顽疾中的欧洲治理转型
编者的话 本刊2012年12月(上)、2013年1月(上)“重新审视欧洲”专题中,王义桅、潘兴明、田德文、陈玉刚、张利华、伍贻康等学人从欧洲未来走向、欧盟外交与身份认同、欧债危机化解之道等角度出发,全景式描绘了危机中前行的欧洲文明进程。本期,我们约请两位本领域著名专家,对欧洲面临的结构性顽疾、发展模式困境及可能的治理转型方向作进一步深入分析,敬请读者垂注。
摘要 要想了解欧洲的发展前景,首先需要考察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源起,危机给欧洲带来的冲击以及欧洲的应对之策。关于欧债危机大致有“重债国财政道德缺失论”、“欧元区宏观经济失衡论”、“欧元区制度架构缺失论”、“金融危机后遗症论或危机输入论”、“资本主义制度顽疾论”等几种判断,对应这些判断有不同的政策选择。欧洲选择的是“政策组合”,发展的方向是深化和扩大市场,采取的主要方式是治理转型。
关键词 欧债危机 欧洲治理转型 欧洲发展前景
【作者简介】
周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欧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欧洲学会会长。
研究方向:欧洲一体化、中欧关系、福利国家及对外援助。
主要著作:《福利国家向何处去》、《民族建设、国家转型与欧洲一体化》、《外援在中国》(合著)、《欧洲文明的进程》(合著)等。
长期以来,欧洲国家以资本、政府和社会协作共存作为主要制度模式,通过“社会伙伴”(social partners)①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维持了一种干预主义的资本主义国家形态,依靠相对高水平的税收来支付较健全的社会福利。这种制度模式在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冲击下正经受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2007年下半年,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开始波及欧洲,引发股市震荡。进入2008年第二季度后,几乎所有欧洲银行的利润率均大幅度下降,资产急剧缩水,股本回报率骤跌,欧盟27国经济出现了自1995年以来首次连续五个季度的负增长,消费、投资和出口全线下滑。受美国房地产业颓势的影响,欧洲房地产业信心受挫,各国房价不同程度下跌。爱尔兰、英国、西班牙等国房地产泡沫大面积破裂,银行负债总额飙升;冰岛政府债务超过了GDP总额,三大银行负债超过其国内生产总值12倍之多,冰岛濒临“国家破产”。受各国银行挤压投资泡沫的影响,建筑业全面衰退,失业率大幅攀升。2009年第一季度,欧盟27国减少了190多万个就业岗位,欧元区丧失了122万个就业岗位,严峻的经济形势导致了严酷的社会形势。
为了阻止金融危机蔓延造成的冲击,欧盟各国政府在经济放缓、税收减少的情况下启动类似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干预措施,注资银行、救助房市、刺激就业、提供保障,本来已经寅吃卯粮的政府财政负担进一步加重。2009年10月,新上台的希腊政府公开了上届政府掩盖的债务规模,向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救助申请,欧元区一些成员国长期被掩盖的严重债务问题开始呈现冰山一角。此后,葡萄牙、爱尔兰、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的债务问题也陆续暴露,国际评级机构和世界各国媒体应声鹊起,推动一些国家的主权债务的市场融资利率不断攀升,达到不可持续的程度。受到危机的困扰,爱尔兰、塞浦路斯、葡萄牙、西班牙、斯洛文尼亚、希腊和意大利等欧盟重债国纷纷出现政府危机和政府更迭。欧元区进入了多重危机并发的艰难时期,直到现在还没有过去。
关于欧债危机根源的典型观点梳理
总体来说,关于欧债危机的根源有“重债国财政道德缺失论”、“欧元区宏观经济失衡论”、“欧元区制度架构缺失论”、“金融危机后遗症论或危机输入论”、“资本主义制度顽疾论”等几种主要观点。
关于“重债国财政道德缺失论”的引论有很多。危机发生伊始,以德国评论者为主并为媒体热衷传播的观点是:一些欧洲重债国缺乏财政自律、赚少花多,财政状况长期失衡,财政亏空数额巨大,靠借贷度日。②很多评论者认为,希腊发生债务危机是咎由自取,主要原因是政府长期通过赤字财政维系其庞大低效的公共行政部门和社会福利,而且税收漏洞过大,逃税问题严重。在选举政治的条件下,对这些领域里的支出进行削减不仅十分困难,而且会导致政权不稳定。希腊不仅超前消费,而且还通过“货币掉期交易”和抵押未来收入的方式掩盖高额公共债务,使希腊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获准加入了欧元区。脆弱的希腊财政使得它难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这种判断导致的直接政策选择是:紧缩财政、大幅度削减社会保障和公共开支,而这也是目前很多欧盟国家的政策选择。不过,也有人认为,高社会福利并非债务危机的直接导因,因为陷入危机的南欧国家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国家制度并不健全,而以高福利著称的德国和瑞典等国却安然无恙。③一些欧洲知名经济学家还认为,债务危机与财政纪律的关系也不是直接的,因为除了希腊以外,西班牙和爱尔兰等国家都遵守了欧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