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发现炮制引起大黄多成分变化.docVIP

运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发现炮制引起大黄多成分变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运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发现炮制引起大黄多成分变化   [摘要]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对大黄全成分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生熟大黄各类化学成分的变化。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联用技术,获取大黄生品和熟品的色谱和质谱信息,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对提取的324个特征峰进行比较分析。炮制大黄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中,发现大黄生品和熟品化学成分明显不同,与生大黄相比,炮制后有127个成分发生显著变化,其中125个成分含量降低,2个成分升高。该研究鉴定了其中的10个化合物,另外推测了其他23个成分的结构类型,其中15个为鞣质类,8个为蒽醌类,炮制均使它们含量降低。炮制大黄靶向代谢组学研究发现炮制使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含量降低。炮制显著影响大黄中多种成分的含量,代谢组学研究能够比较全面地揭示这种变化。   [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大黄;代谢组学;炮制   中药大黄是最常用药材之一,中医临床常用炮制品入药,以熟大黄居多。熟大黄为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以酒蒸或酒炖法炮制而成,其泻下力缓,泻火解毒[1]。熟大黄炮制过程本质上为加热过程,炮制后化学成分可能会发生部分成分的热降解或其他变化,从而导致药性药效的变化。因此,生、熟大黄化学成分的变化与功用的相关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目前报道[2-7]均未有从整体角度出发对大黄炮制前后化学成分进行整体研究。本文运用以生、熟大黄样本整体为分析目标的代谢组学方法,不局限于研究常见的几种化合物的变化,因为它们未必是大黄生熟异用的物质基础,而是对炮制前后大黄进行全谱数据分析,从大黄化学成分中找寻受炮制影响显著的化学成分。   1材料   Agilent 1290 Infinity-6520 Q-TOF LC-MS System。色谱纯甲醇为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产品,色谱纯乙腈为Spectrum Chemical Mfg.Corp.产品,色谱纯醋酸为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产品,水为Milli-Q超纯水。   生、熟大黄均由成都中医药大学提供,经成都中医药大学胡昌江教授鉴定为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茎,生大黄产地为四川,熟大黄120 ℃高压蒸制3 h,每100 g大黄加30 mL黄酒。   2方法   2.1样品溶液的制备   本实验以同一产地不同批次大黄生品和熟品为研究对象(7个批次),精密称取各个批次生大黄和熟大黄干燥粉末各1.00 g,每份药材粉末加入50%甲醇10 mL,浸泡16 h后样品超声提取30 min,3 000 r?min-1离心5 min,上清液过0.22 μm滤膜,待UHPLC-Q-TOF分析。   2.2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条件   生、熟大黄全谱分析采用Agilent 1290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串联6520 Q-TOF-MS。实验采用Agilent 公司ZORBAX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3.0 mm×150 mm, 1.8 μm),流动相0.1% 醋酸(A)-乙腈(B),梯度洗脱,0~15 min,5%~100% B,流速0.4 mL?min-1,柱温40 ℃,进样量1 μL,检测波长280 nm。质谱采用ESI离子源,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数据采集范围m/z 100~1 500,温度350 ℃,干燥器流速8 L?min-1,雾化气压力 275.86 kPa,毛细管电压3 500 V,Fragmentor电压200 V,skimmer电压 65 V。   2.3数据处理   获取UHPLC-MS指纹图谱后,采用软件XCMS进行特征峰提取,最终得到一个保留时间、质荷比和峰强度的三维数据矩阵。把数据矩阵导入软件MetaboAnalyst2.0(http:// www. metaboanalyst. ca/MetaboAnalyst/faces/Home. jsp)中,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得分图直观的表示炮制前后组间差异;通过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的VIP值筛选炮制前后变化显著的化学标志物;找到的化学标志物通过Metlin代谢组学数据库(http:///index.php)鉴定。   2.4化合物的鉴定   本实验通过一级质谱确定精确相对分子质量,二级质谱获得断裂信息,结合Metlin搜索及已报道文献来推测化合物。   3结果与讨论   3.1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代谢组学通过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的代谢组(metabolomes,某一生物的所有代谢物组分)以寻找代谢谱的差异。代谢组学得到的是大量、多维的信息,为确保质谱信息的质量,本研究进行了样品提取和质谱分析的优化,获得了高重复性的数据。为降低系统引起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