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束散射角限制投影光刻掩模研制.pdfVIP

电子束散射角限制投影光刻掩模研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光电工程

维普资讯 第31卷 第 4期 光电工程 Vo1.31,No.4 2004年 4月 Opto-ElectronicEngineering Apr,2004 文章编号:1003—501X (2004)04—0013—40 电子束散射角限制投影光刻掩模研制 杨清华,陈大鹏,叶甜春,刘 明,陈宝钦,李 兵,董立军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北京 100029) 摘要:掩模制作是电子束散射角限制投影光刻 (SCALPEL)的关键技术。通过优化工艺,制作出 具有 “纳米硅镶嵌结构”的低应力SiN薄膜作为支撑;开发了电子束直写胶图形的加法L艺,在 支撑薄膜上得到清晰的钨 /铬散射体 图形。研制出的SCALPEL掩模,其晶片尺寸为80mm,图形 线宽达3,1o.1m,经缩小投影曝光得~]178nm的图形分辨力。 关键词:电子束光刻;掩模;投影光刻 中图分类号:TN305.7 文献标识码:A Developmentofmaskforscatteringwithangular limitationprojectionelectron—beamlithography YANGQing-hua,CHENDa-peng,YETian-chun,LIUMing, CHENBao-qin,LIBing,DONGLi~un (InstituteofMicroelectronics,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029,China) Abstract:Maskfabrication isakeytechniqueofscatteringwithangularlimitationprojection electron-beam lithography (SCALPEL).Assupporting,low stressSiNrmembranewithnanometer siliconembeddedstructureisfabricatedthroughoptimizingtechnologies.Anadditivetechnologywith electronbeam directwritingphotoresistpatternsisdevelopedandclearW /Crscatteringpatternsonthe supportingmembraneareobtained.TheSCALPELmask isdeveloped.Itssizeis80mm andlinewidht Cnabe0.1-micron.78nmpatternresolutioncanbeobtainedthroughreducingprojectionandexposure. Keywords:Electron-beamlithography:Masks;Projectionlithography 引 言 电子柬直写光刻是上世纪6O年代从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光刻技术…。到了 7O年代,该技术在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业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由于电子束的产生、聚焦 、偏转等技术比 较成熟,控制也相对简单方便,并且无需考虑衍射效应 (加速电压在15-20kV 时,电子射线的波长约为1 - 0.7nm),所以电子束曝光技术一经问世就马上引起了半导体制造业的高度重视并得到了迅速发展。 电子束直写曝光具有极高分辨力,但生产率极低。为了提高生产率,自1975年以来,人们先后研制出 了可变矩形束(VSB)、可变形束(c 即CharacterProjection)和单元投影(CellP) 曝光机 。但由于拼合图形 小,并且掩模热效应严重 j,所 以生产率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的需要 。 为提高电子束的光刻效率,人们又提出了电子束

文档评论(0)

fengbing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