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从络辨证论治高脂血症.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络病学基础与I堪床研究(4) 浅谈从络辨证论治高脂血症 陈金亮 胡军勇 河北以岭医院(石家庄,050091) 【摘要】根据络脉的发病特点,简要地分析高脂血症的络脉辨证及方药。 【关键词J高脂血症;络脉辨证 高脂血症和血脂异常的发生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它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有密切关系,及时降 低过高的血脂对防治冠状动脉心脏病、脑血管病、慢性肾脏小动脉硬化等疾病有重要意义。 中医虽无高脂血症的病名,但中医认为,高脂血症与先天禀赋和后天恣食肥甘关系密切,病变脏器主要 牵涉肝、脾,病机主要有气虚、气郁、血瘀、痰饮等。明代医家孙一奎首先提出痰的生成与“血浊”相关,他在 《赤水玄珠》中说:“若血浊气滞,则凝聚而为痰。痰乃津液之变,遍身上下,无处不到。”故很多医家多从痰论 治。从中看出,这种无处不到的无形之痰是流注于血脉,形成浊血,聚于血脉,浸渍脉道而致高脂血症。可见 高脂血症的直接病位是在络道,络道遍身上下,无处不到,影响到机体各个脏腑。浊血浸渍脉道与现代医学 的血脂增高后导致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动脉粥样硬化一系列病变具有一致性。 络道(脉)中运行气血。其发病特点有虚实之分。络气之虚证,由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凡少气无力,动 则汗出或自汗不止,神疲、嗜睡等证;凡气之郁者,胸闷、善太息易怒者,均应从气论治。血源于水谷精微,通 过脾胃化生、输布,注之于脉,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若运行失常,流动受阻,则变生瘀血。瘀血之发生主 要由久病络脉受伤,血行不畅,痰血交阻,精气不通。治疗宜以“血实决之”为原则,凡肢麻、舌紫或皮肤紫斑, 络脉暴张,需从瘀论治。高脂血症绝大多数有头部症状,多有眩晕症状,《丹溪心法·头眩》有“无痰不作眩”之 论。痰是脏腑功能失调后的病理产物,痰浊之邪易瘀阻于络,故有学者指出其治痰应贯彻始终。现依据络病 理论对高脂血症进行辨证分型。 1络气虚滞型 症状:体型肥胖,四肢乏力,动则气喘、头昏困倦,餐后嗜睡,自汗善忘,舌质淡、舌苔白,脉无力。治则:补 脾益气,通络降脂。 方药:加味六君子散加减(黄芪、党参、茯苓、炙甘草、法半夏、木香、砂仁、泽泻、虎杖、石菖蒲、莲子心)。 此证型多见于老年患者,血压正常或偏低,若兼有纳差者加山楂、神曲、鸡内金;舌苔白厚腻者加藿香、佩兰、 苏叶、白蔻;下肢困楚者加木瓜、JII牛膝、秦艽;动则汗出者加防风、白术、萱草根、煅龙骨、煅牡蛎;遗精者加益 智仁、白蒺藜、桑螵蛸;手足不温者加附子、干姜、肉桂。 2络气郁滞型 症状:两胁或胸腹胀满,善太息,头痛头胀,失眠,易怒,口苦心烦,神思不宁,面部色素较重,舌质红、舌苔 黄或干燥,脉弦紧。 , 治则:理气解郁,通络降脂。 方药.力Ⅱ味逍遥散加减(柴胡、茯苓、当归、薄荷、川朴、香附、郁金、儿茶、虎杖、丹皮、赤芍、生地黄)。此 类型患者多数容易激动,血压常在临界状态,女性多数伴有更年期症状。头痛面赤佐夏枯草、珍珠母、生龙 骨、生牡蛎;眩晕佐菊花、天麻、钩藤;气滞重者佐木香、香橼、佛手、郁金;苔厚腻、失眠佐酸枣仁、半夏、浙贝 母。药物均需用食醋焖润后阴干再加工成粉末服用。 3痰浊阻络型 症状:肥胖,表情淡漠,痰涎壅盛,胸脘痞满,恶心,肌肤不仁,头重如裹,神疲嗜睡,舌质淡、苔腻,脉濡 或缓。 理论研究 治则:燥湿化痰,通络降脂。 方药:十味温胆汤加减(陈皮、苍术、半夏、茯苓、丹参、石菖蒲、远志、浙贝母、竹茹、泽泻、丹参)。痰涎盛 者加葶苈子、苏子、白芥子;痰滞化热者加黄芩、大黄、山栀子;恶心者加苏梗、代赭石、藿香、佩兰、旋复花;肌 肤不仁者加当归、赤芍、JII芎、全虫、蜈蚣;无虚候者,切忌补益。 4血瘀阻络型 症状:面色晦滞,头或躯体刺痛,固定不移,体表或舌边尖青紫斑,肌肤甲错,语謇,记忆力障碍,四肢麻木 或如蚁行,脉细弦或涩。 治则:活血祛瘀,通络降脂。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生地黄、丹参、石菖蒲、儿茶、山楂、鸡内金)。症状常在 一个部位滞留持久,头顶症状重者加藁本;脑后症状重者加羌活;头两侧痛者加柴胡、郁金;面部如蚁行者加 白附子、蜈蚣、全蝎;

文档评论(0)

wuhuaiyu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