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络病学理论对温病的重要指导意义.pdfVIP

试述络病学理论对温病的重要指导意义.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九次全国中医药防治感染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 f551余小萍.人禽流感中医防治对策fAl.见:上海颜德馨中医药基金会冲医药防治人禽流感培训班fcl.中医药 防治人禽流感培训班.同济大学中医研究所.2006.上海:上海市卫生局中医处急性热病中医约防治网络,2006,18— 20 【56】王仰宗.热病理论在新发传染病中的应用fJl.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7,3(20):202—205 f571张兴彩,蔡余力.中医应对人禽流感疫情的思考【J1.IIl东中医杂志,2007,26(3):156—157 158】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圈嘲家中医药管理局.人禽流感诊疗方案(2005版修订版) 【59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禽流感诊疗方案(2008版修订版) 【60l钟嘉熙,朱敏,吴智兵.中医药治疗传染性非典型肺炎6l例临床疗效分析fJl.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 21(1):1~3 【611左俊岭,朱敏,叶志中.清解法治疗SARS70例临床研究们.中国中医急症,2005,14(1):l一2 【621岳滢滢.温病专家甲型H1N1流感防治访谈录fJl. 【63】王玉光,王晓静,杜宏波等.6例甲型HlNl流感确诊病例中西医证治报告【J1.北京中医药,2009,28(6): 403—405 【64】张志斌.中国古代疫病流行年表【M】.福建: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43 【65】张志斌.中国古代疫病流行年表【M】.福建: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45 试述络病学理论对温病的重要指导意义 湖北中医学院温病教研室 周燕萍 (430065l 络,是由经脉分出的分支,由大到小,如网络状,可实现人体气、血、津、液之间的互相转化, 同时还能加强表里经脉的联系并通达经脉到达不了的器官和部位。由于经粗而络细,经脉气血旺 盛,不易受邪;而络脉分布极为广泛,机体内外,五脏六腑,五官九窍,无处不到,且纤细,分支多,所 以一旦邪气犯络,客于络脉,则影响络中气血的运行和津液输布,导致络病的产生。 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 热病。温邪侵入人体损伤机体导致气血瘀滞、经络不通、郁而化热、火毒壅盛而发温病,主要表 现为人体卫、气、营、血所属脏腑功能失调或实质损害。络病理论对温病的因机证治均有指导意 义。现浅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温病的致病主因是温邪,它包括四时温邪,如风热、暑热、湿热、燥热等病邪,以及伏寒化 温之邪、疫疠病邪、温毒病邪等,这些温邪多以口鼻、皮毛为途径侵人人体,邪气深入传变可由 经脉继及络脉,或由经脉到脏腑之络。正如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所言:“其初在经在气, 其久人络”。 1.1初病在经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由于肺主皮毛,主气属卫,温邪入肺,由经外透肌表之络,故初期有 短暂恶寒。邪郁孙络可致身痒、风疹。其病程一般较短,病位浅,病情较轻。此即新病亦可致络 病。 1.2久则入络入血 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气分热邪不解可传人心包络,或温邪由肺络直接传人心包络,甚或 不经卫分而直人营血分,或由募原传人三焦,邪从三焦气分入脏腑阴络从而深入营血分,而出现 营血分证。此为病邪由经入络、由气及血、由功能性病变发展为器质性病变的病理过程。 2 证候表现 2.1卫分证 第九次全国中医药防治感染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 温邪初犯人体导致卫气功能失调而出现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少汗,咳嗽,口渴, 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等症状。此阶段患者多有鼻腔黏膜及咽喉部充血,自觉鼻咽部灼热疼 痛,为邪热扰络之象。现代研究认为,卫分阶段主要是机体内发生了各种防御代偿活动,尚未发 生机能或代谢的明显障碍,局部病变可为充血水肿或轻度发炎”1。 2.2气分证 邪在卫分不解,邪热内传,入于气分,影响人体气的功能产生发热不恶寒、尿赤、舌红、苔 黄、脉数。病位在胃、·脾、肠、胆、胸膈。由于正邪剧争,阳热亢盛,机体对致病因子呈亢进性 反应,导致人体器官充血水肿变性,出现胸膈腹腔灼热疼痛即为热扰阴络之证。 2.3营、血分证 温热之邪深入营血,热与血互结于络脉从而引起络脉血瘀、络损出血等一系列血运异常的症 状。如神昏谵语、惊厥或动风、便血、吐血等症状。温热之邪耗伤阴血以及出血导致阴血亏损, 再加上瘀热留络,使得血不能正常荣养脏腑经络,

文档评论(0)

wuhuaiyu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