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会交流
3月至2010年3月因肺炎收住北京友谊医院儿科病房患儿253例,进行中医证
侯观察,其中入院后经病原学检测证实为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87例。按照入
选时间先后进行病例编号,对每个患儿入院后对其进行辨证分型并填写临床观察
研究表,将患儿按中医肺炎喘嗽常证辨证分为风寒闭肺、风热闭肺、痰热闭肺、
阴虚肺热、肺脾气虚5型。观察项目包括①一般资料:入院日期、受试者姓名、
住院号、登记号、性别、出生年月日、年龄等患儿一般资料;②患儿入院主诉、
发热、咳嗽病程,观察当天体温、呼吸、心率;⑨主证:发热、咳嗽、痰液、气
促、肺部听诊;④次证:乏氧、面色、精神、食欲、有无恶心呕吐、二便情况、
四肢、畏寒、出汗、舌象、脉象。同时对每个患儿入院后对患儿的发热、咳嗽、
肺部体征、有无合并症、血常规、生化、心电图、胸片、胸部B超、病原学检
查进行记录以了解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西医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情况。结
肺脾气虚2例(2.3%)、阴虚肺热1例(1.15%)。风寒闭肺患儿中发热(100%)、
寒(20%)。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常见证型依次为风热闭肺、痰热闭肺、
风寒闭肺。其它证型较少。三种常见证型中均有发热表现,风寒闭肺以寒象表现
较重,而风热闭肺及痰热闭肺热象则更为明显,其中痰热闭肺痰壅更著。
浅议“脾胃伏火
庞俊香(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级研究生)
“脾胃伏火”是一个相对较难理解的一个名词, 《医方考》云:“唇者,脾
之外候;口者,脾之窍,故唇口干燥,知脾火也”。口为脾窍,唇者脾之外候,
口燥唇干,口疮口臭,皆属脾火。
大会交流
从脾胃之特性而言,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易虚寒而胃易实热。脾胃虚弱,
饮食失节,伤及脾胃,故脾胃不健,运化无权,升降转枢乏力,则脾之清阳不升,
郁伏于内而生脾火,其属自身之阳气不能升发郁积而成;脾不升清而致胃气不降,
则胃火内生。火郁伏于脾胃,谓之“脾胃伏火”。脾胃伏火主要表现口疮口臭,
烦渴易饥,口燥唇干,或小儿身凉身黄睛黄,舌红脉数,以及脾热弄舌等。然脾
胃伏火应与胃火盛相辨别,辨证时两者皆有口燥唇干的临床表现,但胃火盛最主
要表现为胃火牙痛,口气热臭,或牙宣出血,其热盛主要表现胃经的齿,齿龈上。
而脾胃伏火主要偏于脾火,在脾之主上,如唇、肌肉等。表现为口疮口臭,烦渴
易饥等。 .
对于脾胃伏火者,其脾火者应以升散之法清之,其胃火以苦寒泻之。《医方
考》云:“脾家伏火,唇口干燥者,泻黄散主之。泻黄散源自宋·钱乙《小儿
药证直诀》一书,原治脾热弄舌。本方是由藿香,栀子,石膏,甘草,防风组成,
主用于治疗辩证为脾胃伏火者,证见口疮口臭,口燥唇干,烦渴易饥,不时弄舌
等表现。方中防风,既助脾气升发,发胃中伏火,又取“火郁发之之意疏风
以散火;石膏,栀子清泄胃火,石膏辛寒以治其热,山栀苦寒以泻其火,其清降
与升散并进,使清降不伤脾胃之阳,升散能解伏积之火。藿香芳香醒脾,振复脾
胃之气,另助防风升散脾胃伏火,诸药同用,可使脾火清泻而正气无伤,诸证
得愈。在现代临床报道中,泻黄散临床应用广泛,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如唇炎,口疮,黄疸,手足口,痤疮,皮炎等疾病。
现举例如下:
验案1:
息儿,王某,男,7岁 2011年4月11日初诊7天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
口周痒,不自主伸舌舔口唇,唇周皮肤疼痛,且喜饮水,无发热、咳嗽,大便偏
干,小便调。查体:口周皮肤暗红,肿胀,有鳞屑,口唇干燥,心肺未见异常,
舌红苔薄黄,脉数。
中医诊断: 唇炎脾胃伏火治法:清脾胃伏热处方:防风69栀子109
109焦麦芽109牛膝109当归109生地109川芎109
复诊:服药4剂,患儿口唇较前明显好转,无疼痛,无红肿,继守前方4
大会交流
剂。治愈。
按:小儿唇炎以口周发痒,伸舌舔唇,日久皮肤发红变肿,疼痛,皲裂甚则
溃破流水为临床特征,属中医学“唇风”范畴。本病病机为脾胃伏热,熏蒸于上,
且风燥外袭所致,故以泻黄散加减以清泻脾胃积热。积热一清,则唇得气血津液
之濡养而则润泽。
验案2:
患儿,王某,男,2岁,2011年4月9日初诊,发现口腔溃疡7天,7天
前患儿家长发现患儿口腔溃疡,患儿疼痛哭闹不能进食,伴低热,大便干,小便
正常。查体:体温:37.6℃,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防范遏制矿山领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硬措施》解读.pptx VIP
- [运行]-污水处理运营费用明细.docx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专业解读课件.pptx VIP
- 高中数学精品讲义:三角函数的概念(五大题型).pdf VIP
- 2025无创正压通气临床研究年度进展.pdf VIP
- 20240320可用性工程(人因设计)研究报告 空白模版.docx VIP
- GB_T 32151.14-2023 碳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 第14部分:其他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企业.pdf VIP
-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pdf VIP
- 12J6 外装修标准图集.pdf VIP
- 兽医内科病 兽医学教材.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