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对于AS的发病机制的进一步认识,促使我们不断调整对其防治策略的更新、完
善,如对其中医病机的认识从“阳微阴弦”到“瘀毒转化”的转变,防治策略从重视t·易损斑块”
到重视“易损患者”,从单纯关注“危险因素”到综合干预血管的转交。中医中药配合西药在AS防
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缺乏临床大样本、前瞻性、规范化的研究,中药剂量因治疗的个体
化要求而无法统一,难以达成中医治疗规范,因此难以作为循证医学证据。未来我们应该把中医药
防治AS机制的研究推向深入,理论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三驾马车齐头并进,为中西医结合治
疗As提供规范的、可信的、有效的证据。
参考文献(略)
浅谈针药结合增效作用防治慢性病的潜能挖掘
王玉敏1高俊虹2喻晓春3
(1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2009级博士研究生;
2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3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
关键词:针药结合;增效作用;慢性病
针药结合,即是指在同一受试对象身上,针对某一病症,同时施以药物和穴位针刺两种治疗手
段,以达到治疗目的和提高疗效的一种优化组合方式。此种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医
学的药理作用和注射方法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疗法。针药结合是中医针灸在“杂合以治”、“各得所宜”
的治疗学思想指导下的综合施治的传统模式。
经络穴位将针灸的经络穴位系统作为中西药物给药途径,形成的穴位经皮给药、穴位注射、穴
位埋药线、隔药灸、药罐法等,都是以经络针灸的概念与药物治疗手段相结合的产物。这一医疗模
式延续久远,迄今仍广泛应用,与其所具有的临床优势息息相关的。早期著名医家如医缓、扁鹊、
仓公等都曾以针药结合为治疗手段,如先秦扁鹊治歌太子尸厥,先针“三阳五会”,继予药物温熨腋
下,再服中药汤剂,用针药结合方式收到了“起死回生”的效果。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在
施以汤药时,也经常配合运用针灸,这一治病方式不但有效地指导了临床,也为后来的医者树立了
良好的楷模。金元四大家也擅长针药并用,金元四大医家补土派李东垣,立足脾胃论治,创立补中
益气汤,同时针灸足三里、太白、昆仑等穴,达到补益脾气,使元气旺、清阳升、阴火降的效果,
为后代广为流传。唐·孙思邀倡导针药并重,云:“若针而不灸,灸而不针,皆非良医;针灸而不药,
药不针灸,尤非良医……知针知药,固是良医”,将同时精通针与药作为评判良医的重要标准,可见
针药结合的重要性,甚至有人认为针药结合是传统医学的精髓和灵魂。
104
在临床工作中存在着大量慢性疑难杂症,在药物能力有限的情况下,针灸仍能通过调动人体的
细胞、体液免疫功能,调节阴阳来平衡机体自身的功能状态,从而辅佐药物的疗效,使其更好的发
挥作用。当药物作用单一有限,以及化学合成西药的毒副作用,常不能获得理想疗效的情况下,介
入针灸治疗,或采用针药结合的治疗方式,通过穴位给药法所产生的疗效既是药物药理作用的结果,
也是经络和输穴对人体调节作用的体现,二者相互激发、相互协调,往往能显著提高疗效。一般而
言,西药给药途径单一,具有特定的作用靶点,专一性和针对性强,而针灸作用是全身性的,调动
机体自身强大的调节功能,具有同时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多方
面的作用。由于针灸与药物给予途径、刺激形式的不同,对机体产生的效果就会有所差异。~般说
来,针灸由于刺激直接,不需经过胃肠道等途径,可以避免首关消除效应,因此效果明显、作用迅
速;又由于针灸是在生理范围对人体产生双向调整,因而效果有一定限度,作用不够持久,但无副
作用。药物,尤其是中药,一般作用全面而持久,但起效较慢,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针药结合既
有药物针对性强,又有针灸整体调整的优点,取长补短,目前临床多用于心脑血管病、神经精神病、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等慢性疾病的治疗,如针药结合治疗脑血管意外,针刺早期介人药物治疗可明显
提高疗效,减少或减轻致残率,对于恢复期或后遗症期脑血管病,.针灸更是康复的有效手段,对于
兼有血压、血糖异常的患者,在针灸的同时兼用对症药物既能有效控制原发病,又能促进肢体、语
言功能的康复。又如目前对抑郁症如果采用针药结合的方式来控制病情,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良好
疗效。例如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颈椎病、腰椎问盘突出症、中风、痛症、神经炎、风湿性关节炎
等这些常见的慢性病非常之多。所注射取用药物除了特定的治疗药物外,尚可在针刺后注射营养神
经药或者活血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一材料作文题目及范文(20篇).docx VIP
- 5.1质量+1.2测量:物体的质量(教案)沪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全一册.doc VIP
- 新标准大学英语(第三版)视听说教程4(智慧版)课件B4U6.pptx VIP
- 初中文学文本(小说)阅读理解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与实践.pdf VIP
- 4.3 神奇的“眼睛”(教案)沪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全一册.doc VIP
- 电商商品发布操作指南(包括标题制作、文案设计、详情页制作)(原创整套完整版128页).pptx VIP
- 2025年一级建造师《港口与航道工程》真题卷(附答案).docx VIP
- 2025年高考(北京卷)英语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4.2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沪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全一册.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