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宋英做好人 积小善成大爱
——学习宋英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南通市国资委老干部管理处 丁珏明
她,用善良的爱心为社会作出了无私奉献,用淳朴的行动生动诠释了一名老干部、老党员永葆共产党人先进性的光辉形象。她,是精神文明“南通现象”的典型,是新时期的“活雷锋”,更是把毕生奉献给党和人民的“中国好人”。她,就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老人——宋英。读宋英先进事迹,察其音容笑貌,观其嘉言懿行,越发感到宋英老人道德力量的强大,人格魅力的光辉。
从今年1月8日开始,宋英这个名字注定要响彻通州大地,宋英夫妇的无私善举注定要传颂大江南北,宋英精神注定会影响社会上千千万万的人。 “通州区94岁的离休干部宋英,于今年1月捐出与已故丈夫离休干部姜美善的毕生积蓄100万元,设立‘姜美善、宋英’慈善基金,用于资助贫困老党员和学生。她的先进事迹,得到了中央、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组部常务副部长沈跃跃,省委书记罗志军,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学勇,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杨新力,市委书记丁大卫等先后作出批示。”宋英的事迹不断见诸报端、网络,学习宋英先进事迹的各类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江海大地上涌动着一股学习宋英的热潮。
早在今年2月,身为通州萤火虫志愿者的我已经听说了宋英老人的善举,当时一是惊讶于老人捐献巨款的义无返顾,二是感慨于老人淡泊名利的革命本色,而更多的是感动于老人扶贫济困的高尚情操。不论是之前不为外人所知时的默默无闻,还是之后各大媒体争相报道时的紧密关注,宋英老人一直秉承着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美德,一辈子艰苦朴素,始终保持革命本色,在她的身上有着无数闪光点,值得我们深深领悟、好好学习。后来在进一步了解了姜美善、宋英夫妇南下革命,扎根云南,奉献一生的经历后,二老在我心中的伟大形象变得更加生动更加具体。一辈子艰苦朴素,一辈子心系群众,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永葆共产党员的革命本色,这是一位94岁高龄有着66年党龄的老人的光辉足迹,是我们万千共产党员鲜活的榜样,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好人”。
“好人”,是古往今来人们对那些德行高尚者最朴实、最亲切的一种统称。一个人,无论其社会身份是官员、工人还是农民,能获得好人这样一个称号,都是全民对其给予的最高奖赏。从宋英老人对社会无私奉献,始终坚持勤俭节约办一切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辉事迹中,我们不仅仅应当以老人为榜样,恪尽职守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更应该去思考这种向善的力量从何而来,怎样去扩大这样的善举,让更多的人学好人做好事。
从老人不愿过多地接受采访,从老人朴素的只言片语中,我们或许可以琢磨出一点原因。也许在姜美善、宋英老人看来,捐出毕生的积蓄只是自己追求和享受幸福的一种生活方式,他们并没有当作多大的事情,只是想到了,只是做成了。其实很多看似伟大的壮举、看似宏大的主题,往往就隐藏在平凡人的平常行为中,平凡的他们把闪光的道德因子内化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内化成一条条朴素的生活准则。
其实幸福感是对自身存在与发展状况的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是满意感、快乐感和价值感的统一,而获取幸福的源泉很多,包括根据自己的意愿作出决定。由此,一种平实、朴素、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逐渐出现,通过帮助他人实现自我精神愉悦就是其中一种。之所以说宋英是新时代的雷锋,之所以说她的举动难能可贵,是因为她平凡,是因为她这样一个平凡的耄耋老人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而我们并不是没有做这些善事的能力,但却往往忽视了那每一天的坚持,在我们的思想意识里缺乏了这种善念。而宋英老人的可贵之处在于她已经把艰苦朴素、无私奉献变成了一种生活习惯,一直默默无闻、坚持不懈地做着好事,这才是宋英老人身上既平凡又伟大的地方。
从宋英老人我想到了“第一书记”沈浩,想到了感动中国的杨善洲,想到了“当代雷锋”郭明义,想到了许许多多用最朴素的方式表达心中善意的共产党员,他们都用身体力行的实际行动诠释着雷锋精神的真谛。品读众多平凡好人的事迹,我们发现他们大多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又都有一颗金子般的善良之心。他们的义行善举、高风亮节,传承着民族的精神,闪耀着时代的光辉,昭示着这样一个道理:好人们不但可敬可亲而且完全可学,他们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向他们学习,就都可以成为好人。就像郭明义说的“学雷锋就是要做好人,怎么样做好人,就是眼里看着他人,心中装着他人,乐为他人排忧解难”。积小善成大爱,他们的理念与雷锋的人生观价值观一脉相承。“雷锋”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星辰,雷锋精神不是缥缈无边的天空。学习雷锋不是空喊口号,而是体现在一件一件可观可感实实在在的事情之中,哪怕这些事是细枝末节的,微不足道的。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其实只为“小善”还不够,还要多为、久为,日积月累地做,终生不辍地做。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涓涓细流最终也将汇成江河,一颗一粒的“小善”,一丝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