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桃花扇》看儒家的祭祀文化.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桃花扇》看儒家的祭祀文化.pdf

} $第 31卷第 1期 绥 化 学 院学报 2011年 2月 VoI.3l No.1 JournalofSuihuaUniversity Feb .2011 从 《桃花扇》看儒家的祭祀文化 葛海燕 (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桂林 541004) 摘 要 :孔尚任身为圣裔,熟悉儒家礼制 ,在 《桃花扇》中也保留了一些儒家祭祀的场景。其 中 “老赞礼”这一角色就与儒家礼 仪密切相关。而(~--r》和 《拜坛》两出则较为具体地展现 了儒家馨祀文化 中的—r祭”与 “忌 日祭奠先帝”,由此 ,可以对其形成、历 史作进一步的了解。 关键词 :桃花扇:儒家礼仪 ;祭祀 中图分类号 :120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438(2011)01—0064—03 清代孔 尚任的 《桃花扇是戏曲史上的一部杰作。孔尚任 常寺是礼的具体执行机构 。这个官制 ,经历了唐代 ,一直到明 在(St花扇小引》中说 “传奇虽小道……其 旨趣实本于三百篇 朝 ,均没有大的改变。而 “赞礼”则是辅助行礼之人 ,在许多礼 … … 于以警世易俗 ,赞圣道而辅王化 ,最近且切……场上歌 仪施行过程中.都需要 “赞”这个角色。 舞 ,局外指点 。知三 百年之基业隳予何人 ,败于何事 ,消于何 《桃花扇》在第三 出 “哄丁”中,就较为具体地展现 了 “丁 年 ,歇于何地 .不独令观者感慨 涕零 ,亦可惩创人心 ,为末世 之 祭”场面。丁祭 。即每年的仲春仲秋的上丁 日举行的祭祀先圣 一 救矣”,明确指 出他创作此剧是有着儒家的救世 的积极用 先师的仪式 。剧中提到了国子监、太常寺、国子监祭酒、司业 、 意。为此 。他尽量真实地再现历史.“朝政得失 ,文人聚散 ,皆确 文庙丁期、释奠及各种祭品,要弄清楚这些 ,首先要了解中国 考时地 ,全无假借 。至于儿女钟情 ,宾客解嘲 ,虽稍有 点染 ,亦 传统的}L仪分类。 非乌有子虚之 比”f n。这种 “实录”性质的选择 ,止 《桃花扇》成 早在西周,礼就被分为五礼,即 “吉礼、凶礼、军礼 、宾礼 、 为了一部最接近历史真实的历史剧。不仅如此 。由于 自幼饱受 嘉礼 ”。这种五礼分类法一直延续 了下来 。而 “吉礼”按照其等 儒家文化的浸染 ,孔 尚任对于 “礼乐兵农之学”的研究 ,特别是 级还可 以分为大祀 、中祀 、小祀 ,其 中与 “丁祭”有关 的便是吉 在乐律方面 “夙秉家学”.下过二十多年 的考证工夫 ,很有 礼中的 “祭祀先师 ”,明代将其定为中祀。 “凡学 ,春官释奠于其 造诣 。剧 中也保留了一些儒家祭祀场景 。从 中读者亦可以一窥 先师 .秋冬亦如之 。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 、先师 ,及行事必 中国的儒家祭祀文化。 以币 I ”学校在开始设立 、开学时都必须设置脯醢菜酒供 《桃花扇》是以一位特殊身份 的 “老赞礼”开局的。他 自我 奉先师.这是 由学校的独特性决定的。学校 的一项重要教育内 介绍说是太常寺的一个赞礼,这个职位就与 中国传统的礼仪 容便是 “礼”,对礼仪的传播和普及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行 密切相关 。我国被誉为礼仪之邦 ,早在夏朝便有 了礼乐文明, 释奠礼时要设祭莫的场所 ,最初 的祭奠场所是随学校而定的。 在西周 。掌管礼制的是 “春官”机构 ,其 中大宗伯又称太宗 ,为 学校 的名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是有变动的.西周时 。京师官学 礼官之长,小宗伯为礼官之副 ,他们的主要职责便是掌执五礼 分为小学和太学(大学),到 了西晋成宁二年开始建立国子学 , “使帅其属 ,而掌邦礼 ,以佐王和邦国”p 。到了秦朝 ,主管宗 北齐时设立了国子寺 .隋炀帝时则改国子学为国子监 。“依 旧 庙祭祀和礼仪的机构更名为奉常 ,位列九卿。汉代设定的机构 置祭洒,加置司业一人”16WRY)。至于释奠礼所祭奠者 ,《礼记》中 改名作太常寺 ,“太常 ,工者旌旗也 ,画 日月焉 ,王有大事则建 并未说明为何人,但汉代后历朝所代祭祀先圣先师都是 以孔 以行.礼官主奉持之”m 。隋朝实行 “六部 ”制.礼部下设的太 子为中心进行的。到了唐代 ,由于对儒家

文档评论(0)

kfigrmn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