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随香草千艳+人和梅花一样清——参观徐霞客故居散记.pdfVIP

春随香草千艳+人和梅花一样清——参观徐霞客故居散记.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春随香草千年艳人与梅花一样清 ——参观徐霞客故居散记 王振东 拙文《建议恢复和建设徐霞客游览步道》在《黄山日报》2004年8月30日二版和 《徽州社会科学》同年6期先后发表后,入选“中国江阴徐霞客学术研讨会《论文汇 编》”。得以应邀出席“2005年中国江阴徐霞客文化旅游节学术研讨会”。这样我便有机 会参观徐霞客故居。 我国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1586—1641)是江苏省江阴市人,祖居江阴市 西顺乡梧塍里。清光绪《江阴县志》载:“西顺之乡,梧塍之里。”即今之祝塘镇大宅里 景阳村一带。其祖辈均是明初开国治邦的功臣。先人谢官告老还乡后,除广置田亩从事农 业开发外,还购置书籍,教子育孙。祖籍家谱中有“辟田若干顷,积书数千卷”的记载。 形成富甲江南的缙绅地主大庄园。所建造的“万卷楼”中藏有大批从宋、元两代兵荒马 乱中幸存下来的古文献。其中有不少天文、地理、游记之类的著作。大文学家施耐庵就是 在这里教书时,酝酿和写作《水浒传》的。徐氏家族到霞客祖父徐衍芳时,由于家丁兴 旺,族人需分家另居。徐衍芳兄弟五人,他虽为老大却不居祖屋,而爱上马镇湖庄(即 南阳岐)所筑书屋,出居南阳岐(即今徐霞客故居)。梧塍徐氏文集,大部分都藏在这 里。徐霞客就出生在这个“富有赀财”的书香门第里。由于霞客出生在湖庄书屋中,故 而从他童年时代起就接触那些丰富的历史、地理、方志、游记等著作,这对培养徐霞客的 兴趣和爱好都有重大影响。应该说:徐霞客就是从这里开始了他的“读万卷书,行万里 路”的人生道路。1616年2月,徐霞客30岁第一次来黄山时,在其《游黄山日记》 (前)篇的最后50个字是这样写的:“黄山之流,如松谷、焦村俱北出太平,即南流如汤 口亦北转太平人江;惟汤口西有流,至芳村而巨,南趋岩镇,至府西北与绩溪会。”过去 我对他第一次来黄山游览,就能把黄山水系分布,写得如此清楚明白,且把小地名如松 谷、焦村、汤口、芳村等均写上去了,始终不得其解。心想:真神人也。我在黄山地区工 作生活数十年,因工作需要,曾跑遍黄山上下和周围的山山水水,也没能像他这样概括得 如此准确、精炼。参观徐霞客故居后,才真正了解“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奥妙。 现在徐霞客的故乡马镇已和璜塘镇、峭岐镇合并,并命名为霞客镇。这是江阴市为进 一步打响徐霞客牌,发展经济、文化的新举措。现在的徐霞客故居是1986年按原样修复 的。共三进十七问,为明式建筑。门庭挂有陆定一同志题写的“徐霞客故居”匾额。屏 风上刻有科学院院士侯仁之撰写的题词。 作者简介:王振东,安徽黄山风景区高级工程师,黄山风景区园林局博物馆主任。 318 明朝末年一位伟大的时代先驱诞生在这里。他是封建传统的叛逆者,科学领域的拓荒 人。他热爱祖国山河,以毕生精力、艰苦卓绝的精神,敏锐地观察,清新隽永刻画人微的 文笔,描写大自然的壮丽,揭示地理现象的真秘。特别是在岩溶地貌的研究上,更居于世 界遥遥领先的地位。他就是徐霞客。他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 故居按“一介布衣千古奇人”、“驰骛万里踯躅三十年”、“拓荒巨人时代先驱”三大 部分介绍徐霞客传略,旅行路线图,考察点的图片,岩溶标本等实物。第三进大厅原先是 故居正厅。居中的“崇礼堂”大匾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手书。一副对联是“春随 香草千年艳,人与梅花一样清”。是徐霞客赠族史雷门的诗句。此诗充分反映了徐霞客淡 泊名利,志存高远,探索求新,勇攀高峰的人格魅力。院内有徐霞客亲手移栽的一株罗汉 松,至今已有400多年。树高6.5米,围径2.15米。 晴山堂是故居附近的另一处建筑群。明万历四十八年盖此房时正是“四月清和雨乍 晴,南山当户转分明”。这样的时日落成的堂舍,故名。堂内是徐氏家族的碑刻荟萃,有 76块,从明洪武三年至崇祯五年,前后约262年间,有84位名人为徐氏祖先及霞客纂写 《徐霞客游记》碑廊为主体的仰圣园,收集由当代书法家写的135块碑刻。碑廊与晴山堂 石刻,构成古今合璧的书法艺术。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晴山堂后院有徐霞客墓。墓前建有徐霞客塑像。两侧有原国家主席李先念的题词: “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尊重实践”,原交通部副部长潘琪撰写的碑文。现60多万字的 《徐霞客游记》已被国家定为代表中华文化的20部著作之一。徐霞客已定为世界历史文 化名人。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建立的40位中华名人铜像中,徐霞客入选第24位古代文化名 人之列。该项工程已经启动运转,并决定2008年奥运会正式展出。明年是徐霞客诞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huaiyu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