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的人居环境及其应对建议 Living Environment and Countermeasures of Its Upgrade in New Rural Construction.pdfVIP
-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农村建设中的人居环境及其应对建议 Living Environment and Countermeasures of Its Upgrade in New Rural Construction.pdf
第8卷第12期 科 技 和 产 业 V01.8,No.12
1
2008年 2月 Science and Dec.. 2008
TechnologyIndustry
文章编号:1671—1807《2008)12—0057--03
新农村建设中的人居环境及其应对建议
黄建新,刘飞翔
(福建农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福州350002)
摘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提升农村人居
环境需要建立农村环境监管体系、完善多方参与的合作机制以及培养有环境意识的新型农民。本文在分析农村人居环
境现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应对建议。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人居环境;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C912.82文献标志码:A
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际关系等心理感受等软环境。从广义上看,人居环境
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反映出改善人居环境 是指居民居住和活动的有形空间,贯穿于人口、资源、
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处理好农村人居环境 环境、社会政策和经济发展等各个层面。人居环境成
问题是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必要条件,也是乡风 为内涵丰富、多层次的概念,涵盖了自然、人类、社会、
文明、村容整洁的基本内容,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 居住、支撑系统等五大子系统。我们在这里探讨的农
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 村人居环境问题,主要是从人与自然协调、从农村生
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 态文明建设的角度。
式、消费方式、消费模式。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 众所周知,对农村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已经
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 带来农村地区生态承载能力的下降、环境问题增多、
牢固树立。”[1]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的中国农 环境安全隐患增大等现象。从我国农村的实际来看,
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该重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面积大,人口多,需要治理的内容广,“至2005年底,
本文在分析农村人居环境状况以及影响因素的基础
上,提出了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的具体对策。 万个建制镇(不含县城关镇)和2.1万个乡集镇,居住
着9.86亿人,其中在村庄居住生活的农民近8亿人。
1农村人居环境状况
最早关注人居环境的是希腊著名学者道萨迪亚
斯(C.A.Doxiadis)。早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初,他就
里。”[21当今,农村环境问题的蔓延已成为制约农村地
提出了人类聚居学理论,系统地研究了人类居住环境 区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2005年建设部村镇
的思想。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吴良镛教授从中国国情 建设办公室通过对我国具有代表性的9个省中的74
出发,借鉴西方学术思想,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系个村庄进行的抽样调查发现:“农村与城市差距最大
统构建人居环境科学体系,人居环境的研究由此在不 的部分就是村庄内部群众生活中直接接触到的人居
同层面、不同学科领域展开。吴良镛教授还提出了人 环境和基础设施。41%的村庄没有集中供水,96%的
居环境发展的五项原则:即生态原则、经济原则、科技 村庄没有排水沟渠和污水处理,40%的村庄行路难,
原则、社会原则、文化原则,他把生态原则列在首位。 72%的村庄禽畜圈舍与住宅混杂,几乎所有村庄都使
从狭义上看,人居环境是指人们的居住环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整体规划分步实施——访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总工程师徐海云.pdf
- 整体解决输液针剂类医疗器械性能检测的新方案 A New Solution for Performance Test of Disposable Syringe and Other Transfusion Apparatus.pdf
- 整合SSL协议的Java RMI的研究与设计 Analysis and design on Java RMI with SSL.pdf
- 整合营销传播战略在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中的应用.pdf
- 整合资源优势推进『一村一品』——江苏省农技推广中心在东海实施『挂县强农富民』工程成效显著.pdf
- 整合高校科技资源发展大学科技园区 Integrating S&T Resources in High Institutions and Developing S&T Parks of the University.pdf
- 整周模糊度搜索方法的效率比较和分析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GPS Integer Ambiguity Searching Efficiency.pdf
- 整治网络假新闻的对策分析.pdf
- 整流装置对稳定性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Influence of Rectification Device on the Stability and Countermeasures.pdf
- 文72-134块油藏精细描述与调整挖潜 Detailed Reservoir Description and Adjustment of Tapping the Potential in Wen72-134 Block.pdf
-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家小院功能分区.pdf
-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Social Governance Innovation in Rural Areas.pdf
- 新农村建设中的环保问题及对策.pdf
- 新农村建设中的能源保障和环境保护.pdf
- 新农村建设中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作用.pdf
- 新农村建设中职务犯罪条件实证解析——以一个地区的涉农类案为分析视角 Job-related Crimes Cases Empirical Analysis in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pdf
- 新农村建设支招八管齐下新主张.pdf
- 新农村建设的有心人——访山西省曲沃县段家村党支部书记张玉明.pdf
-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分化与整合.pdf
-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农村劳动力流动及衍生的家庭问题 On the Flow of Rural workforce with Its Engendered Family Problem in Terms of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