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遗民词的隐逸文化阐释.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宋遗民词的隐逸文化阐释(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3 ) 一. 宋遗民词隐逸文化阐释的必要性………………… (3 ) 1.此恨难平君知否——时代巨变与文人命运的恶化………………… (3 ) 2 .不如归去——民族自尊与动乱年代的选择………………………… (3 ) 3 .富贵不如闲——宋遗民词人思想意识的传统构成及危机…………… (5 ) 二. 宋遗民词思想意蕴的隐逸文化阐释…………………(8 ) 1.石头城上试倚——反思色彩…………………………………………… (8 ) 2 .作成陶谢风流——晋人风度…………………………………………… (9 ) 3 .景物总成怀旧——遗民意识……………………………………………(11 ) 4 .叹花与人凋谢——感伤情绪………………………………………… (13) 三. 宋遗民词审美特质的隐逸文化阐释……………… (15 ) 1.野云孤飞、去留无迹——清空…………………………………………(15 ) 2 .遭沉浊而污秽兮,独郁结其谁语——沉郁……………………………(18 ) 四. 宋遗民词历史定位的隐逸文化阐释……………… (20 ) 1.词欲雅而正,志之所之——对词风的影响………………………… (20 ) 2 .翥学之,尽得其音律之奥——对元词的影响…………………………(23 ) 3 .倚新声,玉田差近——对清词的影响………………………………… (24 ) 结语……………………………………………………… (26 ) 参考文献………………………………………………… (27 ) 2 中文摘要 南宋遗民词人是唐宋词人中一个颇具特色的群体,南宋遗民词是南宋遗民在 特定历史时期心灵历程的记录,是唐宋词光辉的最后一页,在词史上具有独特的 地位与价值。 本文从隐逸文化的视角,对宋遗民词的思想意蕴、审美特质和历史定位进行 阐释。 把其思想意蕴归纳为四个方面,即反思色彩、晋人风度、遗民意识、感伤情 绪,认为宋遗民词表现了整整一代词人群体对历史、现实的思考,将强烈的历史 感、时代感浓缩于词心之中,在遁迹田园、啸傲山林的隐逸生活中所流露出的兴 亡之叹、沧桑之感,有着极深刻的内涵,显示了词境的扩大,增强了词作表现社 会生活的功能。宋遗民词人在反思历史时,由于时代环境、个体命运与晋宋名士 的相似,从而在他们身上找到了精神支柱,试想借鉴解脱痛苦、化其郁结的方式, 宋遗民词人心理需要与魏晋士人主体精神相契合,导致宋遗民词审美理想上的崇 尚高标远韵,飘逸清逸的风度。但积郁于心的民族自尊、故国情怀,使他们在残 山剩水之间,无论对花对月,总要联系和归结到故国故家之思,这样的遗民意识 融入了词人生命中,渗透在词人作品里,表现了特定时代里的民族情绪,交织着 浓厚的感伤,借自然风物寄寓家国之恨,将感伤纳入悠闲旷放的山水游历,体现 了宋遗民词的悲剧精神,笔者力图运用社会文化学的眼光,对宋遗民词的思想意 蕴进行深入剖析,以烛明宋遗民词人真实的生存状态、心灵地图。 对宋遗民词的审美取向和艺术创造,笔者不想进行面面俱到的分析,而是从 隐逸文化的视野,就这个群体的总体情况着眼,大致对其清空、沉郁的审美特质 进行了阐释,指出,清空,主要表现为对白石的推崇追慕,这和宋遗民词人的隐 逸生活密切相关,和他们的隐逸文化心理相契合,是宋遗民词人在潜身草野、怡 情山水的隐逸生活中为了求得对不可忍受现实痛苦的一种暂时性精神超脱相一 致的审美选择。沉郁,是指宋遗民词感情的深沉郁勃,宋遗民词人身虽隐居,但 终生都没有忘怀故国、故家,失意和苦闷增加了情感的浓度和思想的深度,使其 词在情绪的深沉和感情的力度上,都呈现出深沉郁勃的面貌,试为宋遗民词的审 美特质找到社会文化学的依据。 上述对南宋遗民词思想意蕴、审美特质的隐逸文化阐释,旨在进一步展示宋 遗民词在词史上的独特地位与价值:首先,从其对词风的影响来看,宋遗民词对 词的雅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宋遗民词主要表现宋遗民词人在隐逸生活中的生 3 活情趣与审美趣味,相对于溺于艳情,胶着名利的俗词,宋遗民词使宋代的世俗 精神雅化,也就是使执着现实超出了感性享乐的泥淖,进一步打破“词为艳

文档评论(0)

tkhyx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