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吾甘作系匏百城南面以书豪--黎简独特的隐逸人生.pdfVIP

在野吾甘作系匏百城南面以书豪--黎简独特的隐逸人生.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野吾甘作系匏百城南面以书豪--黎简独特的隐逸人生.pdf

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2期 历代文史 在野吾甘作系匏 百城南面以书豪 ——黎简独特的隐逸人生 张琼陈丽清 (广东商学院,广东广州510320) 摘要:清代中叶的黎简有着强烈的隐逸情结,并实现了自己隐逸的愿望;其隐逸的独特在于黎简是一个盛世隐 士。由于他直率的个性,黎简选择的是”避任”而不“避世”的道路。隐逸提升了黎筒的创作,成就了他的艺术功业,使之 跻身于伟大诗人的行列。 关键词:黎苘;隐逸;避仕 中图分类号:1206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4—342(2006)O卜70—03 收稿日期:2005--1013 作者简介:张琼(1974一),女,广东商学院人文学院,讲师;陈丽清(1967一),女,广东商学院教务箍,助理研究员。 黎简(1747一】799),字简民,一字未裁,号二樵、石鼎、狂简、系匏,百城南面以书豪。”(《在野》)匏瓜微苦,孔子曰:“吾岂匏 未道人、百花村夫子等,烦德弼教村人。因爱罗浮(又名东樵)、 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⑦,实在是孔子~生“知其不可为而 西樵二山之胜,自号二樵、二樵山人。清代乾隆至嘉庆年间岭 为之”的最好注脚,黎简则甘愿做“系匏”,其心愿可一目了然; 南一位著名的诗人,与冯敏昌齐名,又与张锦芳、黄丹书、吕石 “黄尘大道休翘足,事在嵇生七不堪!”(《树下与诸子论诗,咏怀 帆并称“岭南四于”,以诗、书、画、印“四绝”驰名。其诗尤为人 赠之》)“翘足”指踮起脚跟,表示急切盼望。这里诗人暗用了潘 称道,当时的王昶盛赞他的诗“峻拔清峭,刻意新颖,言人所不 岳典故。潘岳热衷于权势,“性轻躁,趋世利,与石崇等谄事贾 能言”,为当时岭南诗人之冠①;洪亮吉“于近日诗人,独取岭南 谧,每侯其出,与崇辄望尘而拜”⑧。嵇生,即“竹林七贤”之一 黎简及云间姚椿”,为其“拔戟自戚一派”耳,形容他的诗“如怒 的嵇康,他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列举了七种不堪忍受的事 猊饮涧,激电搜林”②;而近代大家钱仲联先生认为他“在乾、嘉 情,以表明自己不愿与之合作。黎简弃潘岳而取嵇康,实则申 时期殆可独步岭南”,为“雍正至乾隆时期的射雕手”③;钱钟书 明自己的态度。 先生也盛誉黎简“生面剥开,幽蹊独往”⑤,可见黎筒影响之巨。 中国历史上从来就不缺乏隐士,那么,黎简的隐逸有何独 一黎筒隐逸的独特性 特之处呢? “仕与隐的观念一直支配着中国古代文人对生命形态的 l、盛世隐士。在中国历史上,隐逸似乎注定与乱世联系 抉择。”“文人存在着既关心政治,热心仕途,又不得不退出和躲 在一起。《周易》日:“天地闭,贤人隐”,孔子日:“危邦不入,乱 避它这样一种矛盾双重性。”而黎筒却是少有的一个例外。终 邦不居。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 其一生,他从未在仕与隐两条道路之间苦苦纠缠,甘愿过着自 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⑨庄子认为:“古之所谓隐士者,非伏 食其力的清贫生活,靠当塾师及卖文卖画的收入来维持生活, 其身而弗见也,非闭其言而不出也,非藏其知而不发也,时命 “视花鸟若友朋,以笔墨为末耜”⑤,“筑药烟阁,旦夕与其妇梁 大谬也。当时命而大行乎天下,则反一无迹,不当时命而大穷 相依于药鼎茶铛中’’⑥,从不以功名为念。这可从黎简对功名 乎天下,则深根宁极而待。此存身之道也。”⑩社会动乱、朝廷 的态度中得到说明。 腐败、苛政丛生都会导致隐逸的盛行.惟有唐朝是个例外,这 黎简淡泊官场,以隐为高的独特性不是农场受挫,而是他 与统治者对隐逸的提倡有着密切的关系。清代则不然。清统 清新高洁的天性使然。他说“削迹返心求故我,卖文随力饭饥 治者对文人的态度与唐代统治者迥然不同。康熙、雍正、乾隆 人”(《削迹》),他甘愿消踪匿迹,以卖文维持生计;“在野吾甘作 都堪称驾驭读书人的高手,尤以乾隆最富权术机诈之心,一面

文档评论(0)

只做精品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