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祁连西段野马山岩基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pdf
第42卷第2 期 中 国 地 质 Vol.42, No.2
2015 年4 月 GEOLOGY IN CHINA Apr. , 2015
黄增保, 郑建平, 李葆华, 等. 中祁连西段野马山岩基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J]. 中国地质, 2015, 42(2): 406-420.
Huang Zengbao, Zheng Jianping, Li Baohua, et al. Geochrono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Yemashan batholiths in western Central Qilian and its
tectonic implications[J]. Geology in China, 2015, 42(2): 406-420(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中祁连西段野马山岩基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
及地质意义
1 ,2 1 3 2 2 2
黄增保 郑建平 李葆华 魏志军 漆 玮 陈 旭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 湖北武汉430074; 2.甘肃省地质调查院, 甘肃兰州7310010;
3.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四川成都610059)
提要: 野马山岩基位于中祁连地块西段, 由早期岩体(花岗闪长岩、斑状二长花岗岩)和晚期岩体(二长花岗岩)组成,
二者呈侵入接触。LA-ICPMS 锆石U-Pb定年表明, 早期岩体侵位时代为中奥陶世((469.0±1.3) Ma), 晚期岩体侵位
时代为晚奥陶世((450.0 ±1.0) Ma) 。早期岩体SiO =59.8%~64.2%, K O/Na O1, 且A/NKC=0.8~1.0, 为准铝质岩石;
2 2 2
微量元素相对富集Rb、U、Th 和亏损Ba、Nb、Ta 、Sr、P、Ti; 稀土总量为97.7×10-6 ~185×10-6, 且(La/Yb) =5.57~12.47,
N
LREE/HREE=7.7~11.3, 具轻重稀土分馏明显, 轻稀土富集, 弱Eu 负异常(δEu=0.66~0.89) 特征。晚期岩体SiO =
2
69.8%~76.5% 、K O/Na O=1.2~1.7、A/NKC=1.0~1.1, 属弱过铝质花岗岩; 稀土总量为78.97×10-6 ~244.92×10-6, 轻重稀
2 2
土分馏不明显((La/Yb) =1.90~5.72), 强Eu 负异常(δEu=0.11~0.24)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 野马山岩基早期岩体为
N
I 型花岗岩, 形成于俯冲环境, 晚期岩体为高分异的I 型花岗岩, 形成于后碰撞环境。结合岩体产出的区域构造位置
及区域地质演化, 认为早古生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8年汶川地震(Ms+8.0)非对称同震破碎带的确定:来自WFSD-1随钻流体的证据.pdf
- 2014年世界能源行业发展态势.pdf
- D-InSAR技术在阿干镇矿区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pdf
- Dimine软件在地质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pdf
- LNG运输船旁靠FLNG卸载作业时的水动力性能试验.pdf
- PVAR模型下公益性地质调查投资溢出效应研究——基于我国30个省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pdf
- Q型主因子分析法在沁水盆地南部煤储层特征评价中的应用.pdf
- SJ75绳索取心钻具在豫西地区煤田钻探中的应用.pdf
- “十三五”时期北京市能源消费总量及结构变化趋势预测.pdf
- “土地评价”课程性质及内容体系研究.pdf
- 中美欧2020后减缓气候变化行动目标比较研究.pdf
- 云南侏罗系“红层”复杂情况的处理方法.pdf
-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农村能源清洁利用问题.pdf
- 从高等职业教育“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改革谈“古生物地史学”课程改革思路.pdf
- 以“小区域”导向改造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以天津城建大学的探索为例.pdf
- 以人才强局战略推动建设世界一流地质调查局.pdf
- 低碳视角下我国乡村能源碳排放空间格局研究.pdf
- 低迷行情下黄金矿山的经营策略研究--基于对黄金价格走势的预测.pdf
- 低雷诺数下多根圆柱横向受迫振动的数值模拟研究.pdf
-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中的作用--写在第25个全国土地日.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