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东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编制导则.doc
广东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
编制导则
(试行)
广东省水利厅
二○○前言
改革开放来,全省社会经济、农村城市化和城市工业化快速发展,但区域和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广大山区,特殊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气象条件和区域生态环境,导致山洪灾害不断发生,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经常受到威胁;水土流失得到治理,直接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仅从九十年代以来,分别于1994年、1997年、2002年2006年发生了次较大的暴雨洪灾,尤其以2002年8.6”特大洪灾和2006年7.15”最为严重。山洪灾害直接威胁着丘陵山区77万城镇人口、308万农村人口和固定资产达312.0亿元、年产值331.5亿元的工矿企业及固定资产投资达677.9亿元基础设施的安全,威胁人口占全省人口总数的4.5%山6月6日至9日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率领省政府办公厅、水利厅、民政厅、交通厅等有关部门负责人深入到瑶安乡察看灾情,看望群众,指导防汛抗洪、救灾和重建家园工作经过多年的大规模投入建设,我省大江大河的治理已经取得显著成绩,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高。现阶段的突出矛盾是小流域的治理滞后,隐患较大。省市县各级在治理小流域水患的过程中要走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误区,科学规划、统筹考虑,走综合治理、整体治理之路,力争小流域防汛抗洪的长治久安。
广东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
编制导则
正文
目录
正文 4
1 总则 6
2 术语 9
3 技术要求 11
4 基本情况 13
5 规划依据、指导思想、规划原则 14
6 规划分区及总体布局 15
7 防洪安全规划 17
8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20
9 水土保持建设规划 24
10 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29
11 预警预报和防灾预案建设规划 30
12 小流域管理规划 31
13 投资估算及实施意见 32
14 环境影响评价 33
15 效益分析与经济评价 34
16 规划成果 38
附录A 现状调查方法 42
附录B 治理措施设计 44
附录C 资料收集统一表格 56
附录D 设计暴雨、设计洪水及水面线计算说明 64
附录E 河道清淤、护坡护岸及堤防设计 67
附录F 截排水工程设计 70
条文说明 76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96)《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 水土保持图》(SL73.62001);《防洪标准》(GB/5020194);《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8337.32001);《》();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10219—2006);
《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暂行技术规范》(SL 289—2003);
《水土保持术语》(GB/T2006)SL72—);
《已建防洪工程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及评价规范》(SL206—98);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水利部《关于颁发〈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和定额〉的通知》(水总[2003]67号)
广东省水利厅《关于发布我省水利水电工程系列定额与相应编制规定的通知》(粤水基[2006]2号)
1.8 本导则为全省各地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编制提供技术服务,属指导性技术资料。
2 术语
2.1 小流域
本导则中的小流域是指存在山洪灾害、滑坡泥石流灾害、水土流失危害中的一种或几种灾害威胁的,丘陵山区以分水岭和出口断面为界形成的闭合集水单元。
2.2 综合治理
在综合调查分析小流域土壤、地质、水文、气象和水土流失的类型、分布、度以及小流域内社会经济情况后根据的要求制定的方案予以实施以达到治理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发展地方经济的目的。自然和人为作用都可能导致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变化,当这种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所产生的后果给人类和社会造成危害,称为地质灾害。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现象。是指3 技术要求
3.1 规划方法
通过对小流域已发生的山洪灾害、地质灾害和水土流失现状的详细调查,对气象水文与地形地质条件的分析,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矛盾的探讨,研究小流域各种灾害的特点、规律,提出预防保护和治理对策措施。
3.2 规划期
包括规划基准年、近期规划水平年和远期规划水平年。
3.3 治理目标
包括综合治理总目标和分期目标。
总目标:通过综合治理,使小流域全面实现“安全、生态、发展、和谐”的目标。
分期目标:近期(至2015年)以防洪安全为主,即通过综合治理,使小流域在防治标准内洪水出现时安全泄洪,超标准洪水出现时,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灾害损失降到最低;提出水土流失防治具体措施,初步治理水土流失,控制地质灾害的发展;建立较为完善和具有可操作性的预警预报系统和防灾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