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欣赏:《天问》意旨、文体与诗学精神探原 ,姚小鸥,文艺研究.pdfVIP

文学欣赏:《天问》意旨、文体与诗学精神探原 ,姚小鸥,文艺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章编号:0257一5876(2004)03一0051一08 《天问》意 旨、文体与诗学精神探原 姚 小 鸥 内容提要 本文对 《天问》的意旨、文体特质与诗学精神及其历史渊源进行了解析。认为 《天 问》是屈原在 “人穷反本”的思想背景下对宇宙、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即对 “天人之际、古今之 变”进行的探索和总结。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证明,从文体上来说,《天问》是史诗式的哲理诗。 《天问》的诗学精神则是南北文化结合的产物,兼具南人的浪漫与北人的坚忍之志、强毅之气,并体 现了春秋战国以后崛起的士人群体的主体精神。 美 性 询 (天问》 天人之际 古今之变 哲理诗 诗学精神 样就使得读 《天问》的人都苦于难懂,不能洞 一、《天问》的命篇之意 明其意。一直到今天,《天问》仍然存在着相 当多的复杂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天《问》是屈原所作楚辞二十五篇中的 首先是 《天何》的命篇之意。(楚辞章 一部奇文,又是屈赋研究中疑间最多的一部 句》对 《天问》的命篇之意与成篇之由有如下 作品。东汉王逸在其所著 《楚辞章句》中 《天 论述:“《天问》者,屈原之所作也。何不言问 问》篇后的叙《》中说:“昔屈原所作,凡二十 天?天尊不可问,故曰天间也。屈原放逐,优 五篇,世相教传,而莫能说 《天问》。以其文 心愁悴。仿徨山泽,经历陵陆。磋叹昊蔓,仰 义不次,又多奇怪之事,自太史公口论道之, 天叹息。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 多所不逮。至于刘向、扬雄,援引传记以解说 天地山川神灵,琦玮俩桅,及古圣贤怪物行 之,亦不能悉。所胭者众,日无闻焉。既有解 事。周流罢(疲)倦,休息其下,仰见图画,因 说,乃复多连赛其文,檬濒其说,故厥义不昭, 书其壁,呵而问之,以谍愤感。舒泻愁思。楚 微指不晰,自游览者,靡不苦之,而不能照 人哀惜屈原,因共论述,故其文意不次序云 也。”王逸这段话的大意是说:屈原的作品虽 尔。”这里,王逸以“问天”释“天问”,并认为 然世代流传,转相教授,但其中的《天问》一 《天问》乃屈原面对楚“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 篇却没有人能够很好地解释。究其原因,是 图画的即兴呵问,借以抒泄自己胸中的愤慈, 《天问》多有错简,且文中所述颇有非常可怪 所论既无系统,所言亦未必有深意存焉。 之事,自从司马迁讲论它,就已经有许多地方 按 :王逸关于 “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 没弄明白。西汉末年的刘向和扬雄凭借古书 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玮俩诡,及古圣贤怪 来解说它,也不能够尽知其意。朗如的地方 物行事”的说法,可以从传世文献与出土文 既多,解说中又有许多纠缠不清的地方。这 物及文献中找到旁证。王逸的儿子王延寿在 一 51一 《天问》意旨、文体与诗学精神探原 所著 《鲁灵光殿赋》中记载鲁灵光殿墙壁上 形,阴阳变化之理;以及造化神功,八柱九天 的画面与《天问》颇有相似之处①,这一记载 日月星辰之位,四时开阖晦明之原;乃至河海 与考古所见汉代祠堂如著名的汉武梁祠画 川谷之深广,地形四方之径度,昆仑增城之 像,以及古墓出土汉画,如南阳汉画像石、徐 高,冬暖夏寒之所,皆天事也。天事之外,旁 州汉画像石以及洛阳汉墓壁画等的体制内容 及动植珍怪之产,往古圣贤凶吉之事,理乱兴 大体相类。若干内容还可与长沙楚墓帛画、 衰之故,又天道也。盖天统万物,凡一切人事 马王堆汉初帛画相互印证 ,故可知王逸所述 之纷纭错综,变幻无端者,皆得摄于天道之 必有其本。另外,王逸关于 《天问》的创作动 中,而与夫天体天象天算等,广大精微,不可 机及其情感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