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4年第 】期 中国文学研究 衡 ,1,21艾w
(总第72期) R- 如JChineseUle亡」幻.e General.u,.72
f古代文学研究
王逸的楚辞创作与批评
陈松青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关键词:王逸 楚辞创作 批评
摘 要:在经学林立与官方经学式微的双重背景下,王逸超拔于家派之外,以审美的眼光进行楚辞创作和批评,极大
地发扬了楚辞的抒情传统,为汉末文学扦情性的全面复归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图分类号」1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一7535(2004)01一。)4,一06
OnWangYisCreationAndCriticismAboutPoetryOfTheSouth
ChestSong一9ing
(LiberalArtsCollegeofHunanNorrnalUniversity,ChangshaHunan410081)
Keywords:WangYi,Creation,Criticise,人boutpoetryOf1eSouth
Abspsct:UnderthebeckgtoudofvariousschoolsofthestudyofConfucianelasroaandthedeclinationoftheofficialso吻ofCon-
fucianclassics,WangYivcanotbeinganyschool,createdandcsiticiedPoetryoftheSouthinaaestheticW andplayedtheimportant
roleintheresuscitationoftheliterarylyricismintheeveningofEatemHan.
东汉王逸所标举的依“经立义“,是对先秦两汉征圣、尊 衰微,政治日趋黑暗腐朽的背景下,原始擂学的拯时济弊和
经观念的概括,语意简约,所指明确,并且可贯通于文学创 老庄道家的愤世嫉俗的作风得到恢复与发扬。
作和文学批评领域,因而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耐人寻 从文学的发展来看,与汉代国势以及经学隆盛相伴而
味的观点。在文学批评史上,明清世情文学往往被当时的 行的大赋,已经结束其辉煌的历史。楚辞作品,武宜盛世出
学者作家堂而皇之地贴上 依“经立义”的标签,现代学者也 现了东方朔的七《谏》、王褒的九《怀》,西汉后期出现了刘向
就理所当然地认为那只是古代文论家言说的由头,一张便 的《九叹》、扬雄的反《离骚》、《畔牢愁)(已佚),而此时王逸
于推销和遮掩的文化市场的准入证而已,然而对于在文学 的九《思》与它们遥相呼应;承西汉之余风,斌作进一步融摄
批评史上真正可称为 始作俑者”、明确标举 “依经立义”的 骚体的抒情因素,从而呈现出重视个体感受的艺术旨趣,出
王逸,却同样理所当然地A棋相加,认为王逸将屈原的作品 现了诸如班固幽《通赋》、崔篆 《慰志赋》、冯衍 《显志赋》、梁
纳人了儒学的思想体系,未能举一反三,们毛辨骨,以至百 辣(悼骚赋》、崔驯(达旨》等作品。
身莫赎。笔者试作此文,声言王逸不存在经学学派的观念, 王逸的楚辞创作与楚辞批评体现了对历史文化与个体
他所理解的屈原身上所承载的儒家思想与当时经学观念距 察性的演绎。南朝刘能 《文心雕龙 ·才略》说:“王逸博识有
离很大,他所进行的楚辞批评是一种审美的诗性批评。概 功,而绚采无力。”王逸不只总结了司马迁、刘安、扬雄、班
言之,如果说,包括王逸在内的汉代楚辞作家体现了在(诗 固、贾透的楚辞研究成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文学欣赏:试论屈原的历史中间物意识 ,王亚娟,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pdf
- 文学欣赏:浅论《离骚》脉络与比兴的原始文化内涵 ,张艳萍,唐山学院学报.pdf
- 文学欣赏:《楚辞小史》论纲 ,陈桐生,云梦学刊.pdf
- 文学欣赏:论《离骚》的悲剧美 ,朱岩,文教资料.pdf
- 文学欣赏:求索人生--《离骚》《神曲》《浮士德》之比较 ,王天保,凉山大学学报.pdf
- 文学欣赏:屈原政治活动新论--历史上的评价和我的意见 ,吴兴宇,凉山大学学报.pdf
- 文学欣赏:南音·二南·九歌·下里巴人——探乐歌起源与三峡民间乐歌之渊源 ,刘不朽,中国三峡建设.pdf
- 文学欣赏:《离骚》与意识流 ,孙董霞,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pdf
- 文学欣赏:论屈原中正的价值意蕴 ,田耕滋,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pdf
- 文学欣赏:神人交融假象尽辞--从屈赋中的神话传说探寻屈原的内心世界 ,于衍存、李艳洁,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pdf
- 文学欣赏:屈原的诗学 ,郭杰,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pdf
- 文学欣赏:闻一多对屈原和《楚辞》研究的重大贡献 ,程凯华,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pdf
- 文学欣赏:论《九歌》的悲壮美 ,刘彦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pdf
- 文学欣赏:《风》《骚》梦幻描写审美论 ,李金坤,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pdf
- 文学欣赏:论苏轼对屈原精神的承继与新变 ,邓莹辉,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pdf
- 文学欣赏:论从屈原到宋玉的四大转型 ,吴广平,职大学报.pdf
- 文学欣赏:二十世纪中国楚辞研究著作总目 ,周建忠,云梦学刊.pdf
- 文学欣赏:《九歌》--龙歌 ,夏培文,南京晓庄学院学报.pdf
- 文学欣赏:从楚王族三姓论屈原之出身 ,范舟游,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pdf
- 文学欣赏:太一考 ,曹胜高,洛阳大学学报.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