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欣赏:关于王逸《楚辞章句》的校理 ,黄灵庚,中国文化研究.pdfVIP

文学欣赏:关于王逸《楚辞章句》的校理 ,黄灵庚,中国文化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文化研究》2003年夏之卷 关于王逸 《楚辞章句》的校理 黄灵庚 提 要 今见王逸 《楚辞章句》诸种版本多有竣异,均非善本,巫须校仃和整理。充分 利用各种本子所提供的异文材料相互校勘,同时参照诸本以外的文献材料,特别是新出土 的秦汉简帛文砍进行校勘,是其校仃和整理 《楚辞幸句》主要途径。 关键词 楚辞章句 校订 整理 简帛文献 东汉王逸的 楚《辞章句》是一部研究屈原及先秦两汉辞赋的重要文献。在王逸以前, 虽有刘向 《天问解》、扬雄 《天问解》、贾速 《离骚章句》、班固《离骚章句》、马融 《离骚注》等, 今皆佚亡莫传,只有王逸这部(楚辞章句》岿然独存。 史载王逸事迹,至为简略。 后《汉书》卷八O下 《文苑传》说:“王逸,字叔师,南郡宜城 人也。元初中,举上计吏,为校书郎。顺帝时,为侍中。著楚《辞章句》行于世。其赋、兼、 书、论及杂文凡二十一篇。又作(汉诗》百二十三篇。”宜城,是楚国的部郑所在地,又是宋 玉的故乡。王逸与屈原、宋玉同国共土,研究 《楚辞》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他做过 “上计 吏”、“校书郎”、“侍中”之类的官。又,敦煌唐写本陆善经 《文选集注》说:逸“字叔师,南郡 宜城人,后校书郎中,注 《楚词》,后为豫章太守也。”他还做过 “豫章太守’。关于王逸的材 料,恐怕只有这些了。 汉代开始全面注释儒家经书,创造了多种 体“式”,如 “故”、“故训”、解“故”、传“”、“章 句”等。“故”、“故训”、“解故”以训释字义为主,传“”侧重于诊发篇章大义及辩证名物制 度,“章句”则兼 “故’、传“”二者之长,其特点是务求详尽,不厌其繁。王逸作 《楚辞章句》, 恐怕在任校书郎时。王逸是一位博问多识、才学绝群的人,否则不大可能被选人京师任校 书郎、校书郎中。这段校书经历对他作(楚辞章句》来说非常重要,使他有机会亲睹皇家东 观秘籍,读到两汉时期扬雄、班固等人 《楚辞》注本。据 《离骚后序》说:逮“至刘向,典校经 书,分以为十六卷;孝章即位,深弘道艺,而班固、贾速复以所见,改易前疑,各作 《离骚经章 句》。其余十五卷,阴而不说。又以壮为状,义多乖异,事不要撮。今臣复以所识所知。稽 之旧章,合之经传,作十六卷 《章句》。”所谓 “所识所知”,说明王逸读到过其时各种 《楚辞》 注本。所谓 稽“之旧章,合之经传”,他作 《楚辞章句》,格守汉学治经家法,引经据典,取证 事实,不务空言。即是说,王逸因循汉代注经之法,博采异闻。兼备众说,而后成 《楚辞章 句》十六卷。这实在是一部集两汉之世研究(楚辞》成就之杰作。自此书出,而扬雄、班固、 贾速诸人之书皆佚亡,《章句》遂独传而得擅其美。毫无疑义,这不是出于某种偶然因素, 而是历史的正确选择。二千多年来,后世习读 楚《辞》者莫不奉之若硅桌,视为不刊之经 关于王逸 《楚辞章句》的校理 典,其衣被艺林,沽濡后学,无能出其右。 但是,今天能见到的(楚辞章句》,决非王逸旧本。其旧本原貌,已湮然无考了。审今 所见 《章句》本有三个系统:一是单刻 楚《辞章句》本,有明隆庆五年夫容馆本(以下简称夫 容馆本)、正德黄省曾本(以下简称黄本),此二种皆为明刻绪宋本。二是合刻于宋洪兴祖 《楚辞补注》本,有清汲古阁毛表校刻本、四部丛刊绪宋本。三是见录Xt,C昭明文选》者,唐 李善称全录“王逸注”。相对而言,《文选》版本的情况要好一些,因为它毕竟有唐写本和宋 刻本。可是,文《选》收录的《楚辞》非足本,只有十三篇:《离骚》、《东皇太一》、《云中君》、 湘《君》、湘‘夫人》、《少司命》、(山鬼》、(涉江》、《卜居》、渔《父》、《九辩五首》、招《隐士》等。 比较三个系统的《章句》注文,彼此差异甚大。我曾用(补注》本 《章句》和单刻本 《章句》比 勘,二者异文竟达1742条之多。以(文选》十三篇 《楚辞》王逸注与 补《注》本 《章句》比勘, 二者也有431条异文。这些异文说明三个系统彼此来历不同,恐怕各有所本。即是同一 系统的王逸注,由于版本不同,彼此面貌也有出人。如,以四部丛刊(文选》六臣注本(赣州 本)和韩国藏奎章阁六臣注本(秀州本)比勘,这十三篇 《楚辞》王逸注,竟然也有43条异 文。如(离骚》“就重华而陈词”,奎章阁本王逸注:“重华,舜名也。”四部丛刊本无此注。 (招魂)’’挫糟冻饮,Iff清凉些”,四部丛刊本王逸注:挫“,捉也。”奎章阁本无此注。二本都 出自宋代,且属同一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